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A股港股

〈人大〉2013年中國軍費預算7201億元 年增1成

鉅亨網新聞中心


根據提交予第 12 屆全國人大第 1 次會議審議的預算草案, 2013 年中國國防預算比去年增長10.7%,增至 7201 億元 (人民幣,下同,約 9002 億港元) 。此外,中國國務院總理溫家寶表示,中國應提高海洋資源開發能力,維護國家海洋權益。

香港《文匯報》報導,昨日提請 12 屆全國人大 1 次會議審查的 2013 年中央和地方預算草案的報告中,中央財政國防預算支出為 7201.68 億元,比去年增長 10.7% 。據了解,這是中國國防預算連續 3 年保持兩位數增長, 2012 年增長 11.2% , 2011 年增長 12.7% 。全國人大代表、軍事科學院研究員陳舟少將表示,在經歷持續多年的補償性增長之後,中國的國防費正逐步邁向與經濟發展相同步的協調性增長階段。


據悉,今年中國新增國防費主要用於 4 個方面:1. 適應推動國防和軍隊建設科學發展,加快轉變戰鬥力生成模式的需要,適當增加高新武器裝備及其配套設施的建設投入; 2. 推進部隊後勤基礎設施建設,改善官兵工作生活條件; 3. 適應國家經濟社會發展情況,緩解物價上漲影響,適當調整部隊維持性費用; 4. 推動反恐維穩、搶險救災等非戰爭軍事行動能力建設,提高部隊應對多種安全威脅、完成多樣化軍事任務的能力。

「我軍正處於加緊完成機械化和信息化建設雙重歷史任務的階段,正是需要加大國防建設投入的關鍵時刻。」他說,「只有保持軍費的適度增長,才能保障作戰能力的持續提高。」

全國政協委員、海軍信息化專家委員會主任尹卓少將表示,建設信息化軍隊和建設傳統軍隊的成本不可同日而語。武器裝備信息化水準越高,採購、使用、維護的成本就越高,這是世界各國軍隊建設的規律。

「提升部隊戰鬥力,一是靠武器裝備,二是靠人。」尹卓說,「信息化戰爭條件下,部隊需要大批高素質新型軍事人才,沒有一定的福利待遇很難吸引和留住人才。」

軍費預算雖然連續 3 年保持兩位數增長,但增幅卻連降 3 年。據香港《明報》報導,昨日在人大會場,有廣州軍區代表對軍費增幅似不太滿意,但他仍說「(軍費)少有少的用法」。廣州武警總隊少將許亞非則對今年的軍費支出增幅表示「基本滿意」,他說,「總體可以,我們建立強大的國防需要軍費作為支撐,軍費主要用於我們的裝備改善。」 (接下頁)

[NT:PAGE=$]

國防大學國防經濟研究中心主任姜魯鳴對中通社記者表示,中國的軍費增長存在彌補歷史欠帳和應對世界新軍事變革的問題。改革開放之初,鄧小平提出了「軍隊要等待和忍耐」的方針, 1978 年之後近 10 年間,中國軍費年均增幅僅為 3.5% 左右,扣除物價增長因素後實際上長期處於低增長和負增長局面。

海軍信息化專家委員會主任尹卓也表示,跟國際水平相比,中國的軍費開支目前仍處于相對偏低位置。從絕對額上來說,中國軍費佔 GDP 比重約為 1.3% 左右,而這個數字在國際上的平均值為 2.6% ,美國更是達到了 4.5% 以上。從每平方公里現役軍人人數和軍人人均軍費開支等國際流行指標來看,中國數值也都處於中下水平。

上海政法學院教授、海權戰略與國防政策研究所所長倪樂雄表示,今年的軍費預算較外界預期為低,因去年發生了中日釣魚島爭端、在南海又與菲、越都有領海糾紛,因此一般預期軍費增長會達到 15% 以上。此次公布的軍費增幅再減,顯然是有政治和外交的考慮,即中國不想打仗,顯示了中國的和平誠意,也減少了周邊國家對中國的戒備之心。

溫家寶在回顧過去 5 年的工作時也談到,中國特色軍事變革取得重大成就,軍隊革命化、現代化、正規化建設協調推進、全面加強,軍事鬥爭準備不斷深化,履行新世紀新階段歷史使命能力顯著增強,出色完成一系列急難險重任務。

同時,溫家寶還強調,中國應加強海洋綜合管理,發展海洋經濟,提高海洋資源開發能力,保護海洋生態環境,維護國家海洋權益。他還指出,要做好氣象、地質、地震等方面工作,提高防災減災能力。優化國土空間開發格局,合理控制開發強度,調整空間結構。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