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股民反對金融業領巨額紅利 英國反應慢半拍
鉅亨網黃欣 綜合報導
從金融危機後,民眾的憤怒延燒全歐洲,他們想要銀行家付出代價。但到目前為止,公眾對信貸危機的反應已經變得遲鈍,體系對銀行的懲罰也輕微。銀行推說這些都是命運的捉弄,反正他們大到不能倒,高層也沒有什麼需要贖罪的。 4 年來,英國銀行獲得將近 5000 億英鎊注資,銀行業的確獲救了、保住了財富,只是其他人全都變窮了。
在銀行與政府都無力振興經濟下,歐洲人們找到了復仇的方法。《衛報》報導,歐洲議會已經宣布歐洲銀行家所獲得分紅不可高於其薪資,除非董事會同意,但上限也不能超過 1 倍。這個規定適用於所有歐洲銀行高層, 不論實際工作地點為何;也適用於在歐洲工作的跨國銀行高層。
瑞士於 3 月初舉行的公投通過,企業高層的薪資必須經過股東會明確同意,而且在到職前或離職後給予分紅或薪酬皆屬違法。荷蘭正在研議將分紅上限比例縮減至 20%。就連放任主義的英國,國家退休金協會也要求董事會,把執行高層的加薪額度縮減至與通膨幅度相當。
在歐洲一度無往不利的銀行遊說團,現在都消聲匿跡。德國政府也在反對黨的壓力下,對歐洲議會的要求低頭。Libor 醜聞案爆發後,德意志銀行削減其中一個交易員紅利就達 3900 萬歐元,原本金額之大可見一斑。瑞士諾華藥廠原本打算給予前董事長 5800 萬歐元高額離職金以換取他 3 至 5 年內不從事競業一事,是推動瑞士這次公投的主要原因,有 68% 瑞士人都投下贊成票。
《衛報》主筆 Simon Jenkins 直言,在歐洲中,現在只有英國還配合著銀行家。上個月,皇家蘇格蘭銀行無視官股意見,在公布 50 億英鎊虧損後,仍決定發給自己人 6 億英鎊紅利。財報不佳的 Lloyds 銀行也發給資深員工 3.65 億英鎊分紅。爆發洗錢醜聞的匯豐銀行則宣布,倫敦總部的 78 位高層每人分紅 100 萬英鎊。銀行方面總是會說,分紅的決定與公司盈虧無關。但這使英國財長奧斯本於本月 4、5 日在布魯賽爾參加財長會議時,是相當地臉上無光。
去年在倫敦金融區發生的「小股民之春」沒有帶來任何結果。雖然人們對各家銀行的分紅決策大力抗議,卻沒有發揮出影響力。在大環境薪資凍漲之下,企業高層每年加薪還能有 12%。民調也顯示,他們對這些金字塔頂端經理人深具敵意。
Jenkins 認為,這是銀行業願意讓民怨愈積愈深而不予理會,自從 1980 年代金融業管制放鬆以來,金融業高層的收入就飆升至其他產業望塵莫及的地步。
這與自由市場無關,而與一群豪賭成性的交易員有關。現代的銀行家靠著寡頭壟斷金融服務來「收租」,而股東們則希望打破這個局面。交易員所拿的天價紅利,或許更該分給資金直接承擔風險的投資人與股東。
在種種行業中,收入愈高者,愈堅決捍衛自身利益;不願見到紅利被規定上限的銀行家,則可能會選擇出走。在歐洲愈來愈普遍規定銀行高層的紅利上限後,他們可能會離開監管嚴格的歐洲,前往美國或亞洲尋找更好的待遇。對歐洲而言,好處是他們也順便帶走了有毒的金融操作,但要改善問題還需更長的時間。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