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國際股

趕在諮詢前表態 中電研向大陸增購核電 疑以減電費交換

鉅亨網新聞中心


正當港府準備在年底就是否引入更多核電進行公眾諮詢之際,佔全港售電量75%的中電(0002-HK)昨(12)日透露,正與其大陸核電合作伙伴中廣核集團商討,研究為香港引入新核電。分析指出,核電成本與燃煤相近,比其他可再生能源低。但有立法會議員懷疑,中電可能私底下已與政府有共識,或以減電費作賣點,說服市民接受增加核電。

香港《明報》報導,現時全港約23%的發電燃料來自核能,兩家發電公司中,只有中電有購入核電。中電的核電來自位於深圳的大亞灣核電廠,該電廠自2004年開始運作,總裝機容量達1968兆瓦,中電每年買入當中的7成發電量。


中華電力有限公司副主席阮蘇少湄昨表示,正與中廣核研究為香港引入新核電,但要視乎政府對能源組合的取態,同時亦歡迎就此議題公開與市民溝通。「沒有一種燃料是完全完美的,在作出決定前,集團會考慮成本及環境因素等問題」。

為提倡使用可再生能源,環保署曾在2010年就調整發電燃料組合作諮詢,當時計劃在2020年把核電佔全港發電燃料比例提升至50%,但計劃因日本「3‧11」大地震引發福島核電事故而擱置。現時環保署擬重提有關建議,將於今年底前諮詢公眾。

公民黨立法會議員陳家洛指出,環保署一直對核電持開放態度,現時中電在諮詢推出前高調表態,他估計中電已與政府有共識,由中電出來「試水溫」。「中電將以核電可降低成本為賣點,說服市民接受,但內地核電技術透明度不高,增加核電的風險很大,市民應該詳細考慮」。

環保署則表示,正檢討香港的整體發電燃料組合,並會充分平衡安全性、可靠性、合理價格及環保四項能源政策目標。發言人亦表示,政府已就《管制計劃協議》中期檢討與立法會、專家、學者、環保團體和其他持份者進行討論,並已與兩電開展有關檢討。

事實上,若單以成本計算,核電確是較便宜的可再生能源。瑞銀公用股投資研究主管Stephen Oldfield表示,提高新能源比例的方法有兩種,一是以燃氣電廠取代燃煤電廠,二是引入核能,後者的成本將會較低。渣打亞太區公用事業主管李明漢指出,核能的成本約為每度電0.3元(港元,下同),與燃煤相當接近,更大幅低於風電的0.5元,穩定性更勝風電及太陽能。

現時除了大亞灣項目外,中廣核還在嶺澳、台山、陸豐及陽江擁有核電項目。中電昨日表示,擬買入中廣核位於陽江市的核電站17%權益,現時正等待國家審批。但集團發言人昨晚指出,入股陽江核電站和為香港引入更多核電是兩件不同的事情,陽江核電站只供電給廣東。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