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時事

安倍經濟學要奏效 日本必須"迫使"投資資金轉入股市

鉅亨網編譯郭照青


如果英國的量化寬鬆政策(QE)可以借鑑,那麼日本安倍首相的艱苦工作,可能才剛要開始,一位分析師周三說。

安倍周三提出了他策略中「第三支箭」的更多細節,以振興日本長期低迷的經濟,並消除通貨緊縮禍患,然而並未能提供市場助益。


日本央行大力推動量化寬鬆政策,並於4月宣布較市場預期更為積極的購買資產計劃,讓投資人大為訝異。

Standard銀行分析師Steven Barrow警告,在貨幣政策上,採取更為積極的行動,是否足以壓低日元,並不明朗。

安倍可能需要採取更為直接的行動,迫使投資人退出債券,轉入股市與外國資產。

傳言這項政策正獲得討論,亦有報導指出日本政府正考慮調整政府退休基金所持有的公債,股票與外國資產的目標比例。

Barrow在報告中寫到:

「只透過QE,投入大筆日元,以解決問題,恐難奏效。在這方面,英國的經驗可能最為有用。在英國,英國央行於推出QE前,英鎊便已下跌,自央行開始買進公債,英鎊卻變得更為穩定。有英國央行委員對QE並未讓英鎊進一步下跌,似乎迭有怨言。

重點是,似乎是在QE推出前的期間,貨幣便告疲軟,而非QE推出之時。我們在日本見到類似情況,因而我們認為,日元疲弱係出現在日本央行根據4月4日計劃,購買日本政府公債之前。我們認為,理由在於,市場對實質利率的展望,會有較多的反應,而非央行挹注經濟的現金數量。

因而,在日本的情況,透過日元轉弱以達成通貨膨脹上升的計劃,使得美元兌日元自2012年底--安倍開始推出這項計劃之時--便大幅上揚。既然QE已開始啟動,市場似乎已反應了大部份對實質利率的衝擊,而美元兌日元的漲勢似乎也已受阻。所以,日本新的計劃,諸如強迫政府退休基金的投資策略轉向,可能有其必要,以維持美元兌日元的漲勢。」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