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寶週刊〉最新智慧手機超級比一比 三星、HTC等品牌高階機種大混戰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3年的消費電子產業,群雄爭霸的局面並未止歇,反而更加劍拔弩張,尤其是執牛耳的智慧手機產業,感受更深。首先,往年MWC(世界通訊大會)是各家廠商展現新機種的大舞臺,但今年HTC、三星都策略性避開,一前一後各自發表旗艦機;而MWC的秀場,反而由中國廠商如中興、華為等,以6吋或千萬畫素相機產品吸睛。而智慧手機每年超過20%成長速率未曾停止,預估今年全球出貨量就有機會挑戰9億支,但主戰場將由滲透率仍低的新興市場擔綱重任,成為兵家必爭之地。
Apple繼續香甜?中階機種是關鍵
自從霸主地位被三星取代後,蘋果呼風喚雨的能力一再受到考驗,其股價也從705美元高點一度下挫至419美元的新低,超過4成的跌幅是金融海嘯以後首見,反觀三星的股價仍力撐在歷史高點附近。而純以硬體規格評論,當其他品牌紛紛努力在功能上尋求變革時,蘋果反倒開始注重中階市場的可行性,先於去年Q4推出iPad mini鞏固平板電腦聲勢;至於智慧手機的佈局上,新產品似乎也打算「以時間換取空間」,速度的重要性逐漸凌駕於創新。
觀察蘋果的產品藍圖,預計今年下半年推出的iPhone 5S,仍堅持不推5吋以上或更高階相機鏡頭的規格,頂多只有處理器由32奈米的A6X升級到28奈米的A7,以及相機光圈由f/2.4放大至f/2.0 2項變化,而這樣的規格已落後其他品牌至少2季以上,在機皇戰場上少不了要吃虧。雖然in-cell面板已隨供應商良率提升,將出貨風險降到最低,但顯然in-cell並非消費者的注目焦點,光看三星Galaxy Note系列和HTC Butterfly受歡迎的盛況,代表大螢幕的偏好程度愈來愈高,要靠4吋螢幕搶高階市場,並非易事。因此,包括指紋辨識、智慧型閃光燈等使用者體驗的功能,也可能在iPhone 5S上看到,這也是蘋果再度做出市場區隔的一項賭注。
同樣預計下半年推出的低價版iPhone,證明蘋果早有決心進攻新興市場。一個有趣的現象可以解釋:去年Q4推出的iPhone 5,銷售狀況不如預期,反而因新機種推出而降價促銷的iPhone 4,銷售量相當亮眼,表示龐大不追逐規格戰的消費群逐漸興起。參見附表,已開發國家的智慧手機滲透率已接近飽和,成長有限,反而新興市場才正要展現爆發力,這些市場的主流價格區間在150~400美元,潛力十足。市場預估, 低價iPhone基本規格與iPhone 5區隔不大,但可能以塑膠或玻纖機殼取代金屬機殼,估計可降低約10%的成本,而零組件又有壓價的慣例,未來售價將壓到400美元左右,蘋果今年業績能否再度恢復榮景,中階機種的銷售狀況至關重要。
Samsung軟硬兼施睥睨對手
三星的智慧手機王座,今年還是很穩當。雖然Galaxy S4比New HTC One晚了一個月發表,但仍搶先推出全球第1款8核心機種,硬體效能傲視其他品牌,其他包括1300萬畫素相機鏡頭、電池加大(2600m A h)等,也證明三星不惜成本鞏固龍頭的決心。市場研究公司IHS iSuppli最新報告顯示,Galaxy S4的零組件成本(Bill of Material)約236美元,比Galaxy S3多出15%,除了螢幕、處理器和LTE傳輸更強大外,還增添濕度、溫度及紅外線手勢感應器等零件,增強使用者的體驗效能。而所有主要零組件中,三星自行生產的比例高達63%,其他僅有Intel、Broadcom等少數廠商能切入,臺廠如大立光(3008)供應鏡頭、凌耀(3582)供應感測IC已是難能可貴。
不過,三星可畏的地方不僅止於硬體升級,而是軟硬體的整合實力。在Galaxy S4新品發表會上,主講人僅用3分鐘就介紹完硬體功能,剩下的都是「軟體秀」:包括移植Note系列的「Air View」功能,而且能以手指操作,不再侷限於觸控筆;紅外線感測器則運用於「Smart Pause」、「Smart View」,能追蹤使用者的眼球和手勢移動來自動判定影片播放和網頁瀏覽,搭配「S HEALTH」更能監測身體健康數據,將個人健康資訊雲端化;「S TRANSLATOR」的9國語言翻譯;照相功能整合「Sound & Shot」、「Drama Shot」可自動捕捉影像和記錄音效…等,幾乎可確定能再創銷售高峰。
[NT:PAGE=$]HTC長路漫漫
至於腹背受敵的宏達電(2498),苦日子還沒過,即使Butterfly、New One成功重拾消費者的青睞,卻又陷入自己不爭氣的局面-零組件良率太低,導致出貨不如預期。先前Butterfly零組件供貨不順的擔憂才剛過,NewOne的問題更大,主打的相機UltraPixel功能,因供應商學習曲線仍未到位,在VCM(音圈馬達)、組裝的良率遇到阻礙,而一體成形機殼也因量產難度高而供貨吃緊,導致首批出貨僅約3萬支,全球電信商也因此延後上市時程。
大量鋪貨時間點可能得到4月底,如此一來,得被迫與Galaxy S4正面交鋒;一旦失了先機,在硬體規格又無優勢下,銷售壓力會非常大。這又會造成惡性循環,如果宏達電終端銷售狀況持續不佳,零組件供應商的供貨意願也會降低,很可能在重要零組件如相機鏡頭、面板、通訊模組等失掉1線客戶的地位,在旗艦機市場中處於劣勢。今年宏達電EPS最樂觀狀況僅剩12元左右,若New One銷售再度失利,可能進一步降到9元以下,代表本益比拉高到25倍之上,評價隨時面臨下修風險,這是一場只能贏、不能輸的戰爭。
(萬寶週刊提供)
(萬寶週刊提供)
(萬寶週刊提供)
【撰文/周傑夫】(來源:《萬寶週刊》,1012期)
【本期封面故事】生技股 泡沫或明星
- EBC全球百萬美金交易大賽 立即體驗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