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個股

央行上演花樣放水

鉅亨網新聞中心


核心提示:央行今年的貨幣政策操作可謂“眼花繚亂、花樣翻新”。

央行今年的貨幣政策操作可謂“眼花繚亂、花樣翻新”。


4月底定向降準后,央行似乎就開啟了“花樣放水”閘門,於是再度定向降準、國開行獲萬億PSL(抵押補充貸款)、向商業銀行投放7000多億的MLF(中期借貸便利)、非對稱降息相繼亮相。貨幣政策的一舉一動更受到外界的關注,以至於上周末,央行調整存款統計口徑,一開始也被絕大多數業內人士解讀為變相降準放水。

但事實上,雖然央行進行了多次未公開的“放水”操作,可除了兩次定向降準、發放7000多億MLF以及非對稱降息外,其他的操作均難得到來自央行的正式回應。

就連央行副行長胡曉煉也承認,央行今年的貨幣政策操作是“花樣放水”。不過,胡曉煉也強調,穩健貨幣政策的取向不變,並不意味著各類貨幣政策工具的不使用。隨著經濟的增長,貨幣供給也應該增長,作為貨幣供給的動力源(行情,問診)——基礎貨幣需要投放。因此,基礎貨幣投放的工具就會有多種選擇。

“基礎貨幣投放渠道的擴寬如果可以增加貨幣投放的針對性、有效性,那么,即使市場將今年央行基礎貨幣投放方式稱為‘花樣放水’,也算是達到了重要目標。”胡曉煉說。

央行一直強調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這也是不愿意公開放水操作以及遲遲不肯降準的原因。不過,對於明年的貨幣政策,正如近期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所定調的那樣,“貨幣政策更要注重松緊適度”。業內普遍預計,這意味著明年貨幣政策基調將更為積極,即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貨幣政策或將進一步加大寬鬆力度,多次降準、降息的可能性加大。

而對於創新型貨幣政策操作工具,明年依舊會出現在視野之內,從短期工具SLO(公開市場短期流動性調節工具)、SLF(常設借貸便利),到中期工具PSL、MLF都會多次使用。只不過,市場更期待的是,央行的操作可以及時公開、透明,而不是一輪又一輪的傳聞四起。

(孫璐璐)

歡迎關注金融頻道微信號,掃一掃下方二維碼或搜尋“jpman21”。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