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A股港股

海嘯後遺症過後 香港金管局擬瘦身 砍合約工不裁員

鉅亨網新聞中心


自2008年金融海嘯後,香港金管局的人手顯著擴張,至今單是人手編制數目已增至逾800名,近年該局的行政開支,每年均以雙位數增長。據悉,金管局未來擬有「瘦身」行動,料受影響人士以合約員工為主,當中不涉長工,亦絕不會裁員。

《星島日報》報導,市場消息透露,金管局對於今後的人手編排,或採取精簡人手的方向,但強調不涉裁員行動,主要是通過向現時的合約員工「埋手」,待有關員工合約到期後,如又未能調配到其他合適的工種,將不再獲續約,長期員工將不受影響。


金管局發言人表示,該局秉持良好的管治原則,不時檢視資源的運用,改善工作流程和方法,提高工作效率和效益。金管局希望通過更加有效、靈活地調配現有資源,盡量減少對額外資源的需求,應付日益增加、日趨複雜的工作,以及推行各種新措施。

據金管局年報顯示,人手編制由2008年初的638人,增加至今年初的818人,增幅為28.2%;實際人數方面,則由603人增至777人,增幅為28.9%。期間尤以2011年的實際人手增幅最為明顯,接近9%,主要因應當時金融海嘯的後遺症,以及極低息環境和資金氾濫帶來的新挑戰,金管局為實施多項主要措施,以處理潛在風險及進一步提升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遂於當年新設了34個職位,該些職位的工作範疇包括加強監察市場及宏觀經濟、加強投資者保障等。

隨著人事費用大增,金管局於2011年的實際行政開支,顯著上升24.3%,至10.33億元(港元,下同)。該局今年的預算開支更較去年實際開支增加21%,至13.92億元。

據了解,金管局年報反映的員工人數,並不包括合約制員工,有關數字只反映常額編制內的長期僱員人數。合約制員工數目不時有變,乃視乎不同項目的情況與進展而定。以2008年發生雷曼迷債事件後投訴暴升為例,金管局聘用了不少的合約制員工協助相關調查工作,事後已減少此項目的人手,部分則獲重新調配工作。同時金管局亦有其他短期小型項目,開展和結束時期均有所不同。

此外,市場指出,除了合約制員工外,金管局亦可能會同時檢討整體人手架構。不過,據了解,該局每年都會檢討其常額人手編制,暫未有任何決定。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