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產業

互聯汽車:我們還要等多久?

鉅亨網新聞中心


導語:美國科技博客Mashable上周日刊登題為《互聯汽車:我們還要等多久?》(Connected Cars: How Long Must We Wait?)的評論文章稱,互聯汽車大勢所趨,但要實現這一夢想,要首先解決兼容問題,讓不同的廠商和開發者都採用統一的準。

以下為文章全文:


有這樣一批人,他們正在倡導與不同的駕駛模式。在他們看來,整個汽車行業的分水嶺已經近在眼前,互聯汽車即將成為現實。不過,要實現這一夢想,恐怕還要首先解決兼容問題,讓不同的廠商和開發者都採用統一的準。

行業準已經成為互聯汽車領域的流行詞。開發者希望能夠通過一次編碼,便可將優秀的應用安裝在任何一家企業生的汽車上。

“統一的準對汽車行業的影響,將像USB對電腦行業的影響一樣重大。”車載應用開發商Livio CEO傑克·西格爾(Jake Sigal)。該公司今年9月剛剛被福特收購,用於幫助其簡化汽車之間的互聯模式。

但與此同時,互聯汽車對很多駕駛員來仍然像是虛無縹緲的夢想。但這個夢想究竟何時能夠成真?還是先來看看今后的各種可能吧。

互聯駕駛體驗

消費者一直都把汽車當做機械設備來使用。但情況正在逐漸發生變化:越來越多的人開車時,都希望整個體驗能圍繞自己展開。與21世紀的整體趨勢一致,這種體驗也需要借助互聯才能實現。

“這與智能駕駛和物聯網密切相關。”創新諮詢公司Innovaro分析師麥克·韋迪坎(Mike Vidikan)。他還舉了一個例子:“你可能希望汽車與自己的住宅展開數據交流,這樣一來,便能在你回家前啟動空調,讓房間裏的溫度降下來。”

除此之外,還有很多設想:

——互聯汽車可以自行診斷和彙報問題,並告訴你最近的維修站位於何處。

——你的汽車可以主動幫助你避開交通擁堵路段。

——在安全方面:汽車可以在行駛期間幫助觀察周圍的路況。它可以提醒你:“當心左邊那輛貨車。”[NT:PAGE=$]

而最近的種種事例表明,要實現未來的各種功能,需要通過協作來完成。

技術得以改善

電子地圖公司deCarta總裁兼CEO金·菲尼爾(Kim Fennell)正在領導該公司探索這一領域的未來。

deCarta擁有一項專利軟件,可以搜索20分鐘車程內的各種信息,而不再提供雖然距離較近,但卻需要偏離現有線路的“興趣點”。例如,在傳統的導航結果中,雖然一家加油站從技術上講距離駕駛者很近,但要真正去往哪裏,卻需要偏離既有路線,從而浪費很多時間。

“當今的技術已經創造了以駕駛員為中心的解決方案。”菲尼爾。

但這一切不可能僅靠一家公司來實現。deCarta已經引入了新的合作伙伴為該公司的平台增加更多功能,以便主導車載界面領域。

下載量超過100萬的車位搜索應用Best Parking創始人本·薩恩(Ben Sann),已經決定將他們的工具整合到菲尼爾的這套系統中。

“你肯定不希望通過額外的應用來搜索車位,這會分散精力。”薩恩指的是駕駛員在開車時在手機上使用Best Parking的方式,“如果一切都整合到儀表盤上,你的汽車就會知道自己的前進方向,知道到達目的地的時間。它唯一要問你的,就是你的停車時間是多長。”

亟待統一準

雖然以Livio、deCarta和Best Parking為代表的下一代車載系統可以提供更好的駕乘體驗,但卻有可能需要等待一段時間才能真正享受到它們帶來的好處。

即使拋開數據安全、安全駕駛習慣和軟件可靠性等潛在挑戰不談,僅行業準一項也會帶來不小的阻力。

“現在有各種不同的準,這本身就是一種挑戰,而且挑戰非常巨大。”薩恩,“我們不知道如何為不同的汽車環境編程。”

但也並非全無進展。無論是借助Livio,還是蘋果公司有可能在2014年推出的車載iOS系統,互聯汽車的下一波發展動力都已經形成,開發者現在最需要的,是那根屬於他們的“USB”。(鼎宏)

更多創業創新資訊,盡在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