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李體制新局,科法斯:未來五趨勢可期
鉅亨網新聞中心
精實新聞 2013-11-21 12:38:07 記者 蕭燕翔 報導
中國大陸三中全會於本月9至12日於北京召開,因是進入習李體制後的第一次,經濟及金融改革方向格外受到關注。科法斯亞太區經濟師董一岳表示,習李體制是開放的,期適應更多的以市場為基礎的政策,如7月公佈的貸款利率自由化、10月提出的減少部份產業水電費用補貼的方案。顯示中國政府傾向在政策實行過程中,採取較不積極的介入。
科法斯認為,未來中國大陸經濟將走向五大趨勢。包括經濟增長減速,該機構認為,中國大陸今年經濟成長將落在7.5%,明年則落在7%,且儘管短期並無啟動任何大規模的財政刺激計畫,但中國政府應加速推動一些已規劃且編列預算的基礎建設專案,此將看到相關行業短期需求提振,且這些行業並不限於鋼鐵和水泥。不過,這些產業仍面對增長放緩及潛在資金流動性緊縮的問題,中期表現未必樂觀。
第二中國大陸將更積極面對產能過剩問題。該報告表示,國務院10月新頒佈一項提案,主要是為解決中國的產能過剩情況,而雖政府沒有將產能過剩問題直接連結到其他經濟問題,但相關部門也意識到目前的產能過剩情況可能會導致系統性金融風險,因此預期政府將比過去更積極地解決此一問題。
而目前鎖定的五大產能過剩產業包括鋼鐵、水泥、鋁、造船和玻璃製造業,該機構認為可能的措施包括加速淘汰過時過剩產能、停止產能擴張及更高的環境標準及減少補貼。
科法斯也認為,上海自貿區 (SHFTZ) 的成立,被視為與全球經濟接軌的重要渠道,中國也正積極參與討論加入「泛太平洋戰略經濟夥伴關係協定」 (TPP) 的計畫,此將有助於中國加快改革的時程。中期期待整個中國市場加速進行大規模的改革,包括不同類型和股權架構的企業。但隨著交叉貿易協議漸趨複雜,不排除可能出現義大利麵條效果(spaghetti bowl effect),亦即只有大型跨國公司和企業集團能從這樣的貿易談判中獲益。
人行行長周小川近日也釋出將放寬人民幣管制,科法斯認為,人民幣國際化的最終目標就是使其成為各國央行的儲備貨幣,此代表中國需要同時實現其資本帳戶自由化及推廣外部市場使用人民幣。而雖現在人民幣兌美元每日波動範圍設定在1%,但此一限制最快可能在2014年放寬,中期人民幣將被更廣泛使用及政府亦將採減少限制貨幣流動措施,匯率可能出現較大波動。
最後,過去十年不同產業的大量投資帶動中國經濟的高速成長,但也付出空氣及水污染等昂貴的社會成本;科法斯認為,中國當局未來將祭出更多環境友善政策,包括將實施更嚴格的燃油標準,及可能減少電力和能源補貼,直接受影響包括煤炭、鋼鐵和水泥行業,對汽車業的影響則好壞參半。
- 檳城漲勢吸金,資金正悄悄進場中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