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三中房產改革重雙軌制 券商料中型城市房商受惠
鉅亨網新聞中心
內地上周五公布了三中全會《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所謂「一石激起千層浪」,由於較原先《公報》要點更為進取的改革方案曝光,再度確立市場對中國長期可持續增長的信心。三中全會《決定》全文,用了較大篇幅強調政府職能的轉換,其中包括財稅及土地改革、令市場憧憬城鎮化改革方案或可明年出台,以開展城鄉用地一體化。《決定》亦明確建議放鬆了「單獨二胎」政策,產生了新需求,料中長期對內房板塊帶來深遠影響。本文試從三中全會及中央領導層新近對內地樓市看法,剖析內地未來房產政策走向、以及對內房股影響。
【超發谷樓市 陷愈調愈漲】
內地自2008年金融海嘯推出四萬億刺激經濟措施後,以「天量」貨幣供應增長,以支撐經濟增長及樓市,內地截至去年12月底貨幣供應餘額(M2)達97.4萬億人民幣,據悉是美國的1.5倍,但去年中國名義GDP僅是美國名義GDP的53%,資金應用效率引起市場爭議,而貨幣超發近年已引起樓價高企、地方債及影子銀行等問題。
過往胡溫班子自2009年起密集式出台主動調控政策,諸如推出「限價」、「限購」等行政性手段的政策,但嚴厲的調控打壓之後,但由於內地貨幣供應餘額於2009年至2012年按年各升27.7%、19.7%、13.6%及13.8%(即2012年M2餘額由2009年60.62萬億增至97.4萬億人民幣),而居民紛紛買樓保值,而因調控壓抑了房產需求,雖然延後卻最終仍會爆發,形成過去內地樓市始終不脫「愈調愈漲」的奇怪局面,所以人行本月初才會明言未來需「去槓桿」,冀藉此為切入點,以解決經濟體系內各項矛盾。
今次三中全會《決定》全文中,明確指出市場化導向,料對市場干預減少,中金指未來房策重點是「抓保障、做監管而少調控」,認為對內房股影響更為正面,有利內房估值提升,土地改革方面,一二線城市土地利用率提升、三四線農地入市等。中金認為,一線城市是因土地稀缺,高投資、高利潤模式仍是「王道」,看好全國版面的龍頭及一線核心開商,該行的內房H股偏好排序為深控(00604.HK)、融創(01918.HK)、華潤置地(01109.HK)、中國海外(00688.HK)、龍湖(00960.HK)及遠地(03377.HK)。
【新政雙軌制 建長效機制】
自國家主席習近平年初上任以來,中央主張增加市場供應(即被稱為今年2月出台的「國五條」),由於一線城市難大增供應,難免短期令一線樓價扶搖直上。但值得留意是,習近平在10月底舉行三中全會前夕,在政治局上曾提及「加快進住房保障和供應體系建設」,首次在房地產領域釋放出明確完整的政策信號。即中央從對於增加住房供應、「保障房」與「商品房」並重,以配以完善土地、財政政策等,均被視為下一階段房地產調控的重要方向,指出了保障房與市場並行的住房「雙軌制」。
三中全會《決定》提倡的市場化導向,並明確指要建立健全符合國情的住房保障和供應體系,建立公開範規的住房公積金制度,均令市場解讀為未來樓市政策,將要由以往調控為的短期壓制手段,轉成以改革為核心「長效機制建設」,冀從增加市場及保障性應應著手,保持樓市平穩發展,冀擺脫過往調控「治標不治本」困局。
中國房地產由於涉及地方政府土地財政、拆遷徵地等問題,過往涉及大量的利益鏈問題。過往亦因土地、財稅、金融等方面的體制諸多的不順因素,導致短期宏調政策,無法觸及樓市深層次矛盾,今次三中全會擬推出長效機制,相信是爭取以多方面的改革,如房產稅、個人住房資訊聯網、不動產登記以及農村土改革等,以疏導內地樓市過往的症結、以及理順目前已扭曲供求關係。。
【房稅具爭議 料非全國性】
內地過去透過限購等行政手段,雖拉住如「脫韁野馬」般樓價上漲,但內地自去年下半年,受利率回落和剛需釋放影響回升,以限購為手段的調控「陷於」只能愈來愈緊,一有鬆動就導致房價反彈,令市場關注是否應以開徵房產稅等手段,以替換「限購」等安排,亦有助緩解成地方政府對「賣地」的過度依賴。不過,亦有反對意見認,「羊毛出在羊身上」,房產稅最終將推高房價,並加重購房者的實際負擔。
三中全會前,市場一直擔憂會推出爭議性很大的房產稅,對買賣房產交易徵稅。不過,三中全會審議通過的《決定》,仍只表明要「加快房地產稅法並適時推進改革」。花旗認為,由於房產稅或需人大立法,審批需時,該行仍不認為,至2020年前房產稅會在全國性系統地實行。
此房地產稅包含的範圍更廣泛,不單單針對房產稅,市場預期監管機構不會於短期推出徵稅,對內房股可謂暫時鬆一口氣。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所長賈康近日表示,房地產稅未必是只講上海、重慶已經啟動的房產稅,凡是和房地產相關的稅收都可以納入這個概念。作為國內積極支援房產稅的財經專家,賈康曾多次表示,房產稅要「適時推進」,應該只針對高階住戶徵收,也即從個人擁有第三套住房開始徵收。
【戶藉制改革 中型市受惠】
此外,內地討論多年的戶籍制度改革,市場亦料利好中型城市發展商。三中決定點出,要推動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協調發展,促進城鎮化和新農村建設協調推進。招商證券認為,中型城市房地產市場將是城鎮化推進最大得益者,中小城市將成為農業人口、小城鎮人口主要的流入方向,從房地產市場的角度來看,中大型城市應是未來房地產企業投資的重點關注對象,這些城市在寬鬆的落戶政策催化下,房地產市場新增有效需求將源源不斷。
而三中全會《決定》提及,放寬一孩政策。大行普遍認為,長線會溫和提高內地城市的住屋需求。中金公司指,「單獨生二胎」增加住房需求。人口學專家預計,可能帶來每年100至200萬人口增量,主要集中在中小城市,相比全國每年約1,600至1,700萬人口增長。
招商證券指出,放開二胎,對市場需求規模無明顯促進作用,但局部會改變一部分生育二孩家庭的購房需求偏好,這部分人群主要集中在經濟發達的一二線城市,以30至40歲的中產階級家庭為主,其購房需求類型多為中高檔改善型需求。
而花旗亦認為,綜合而言,三中報告顯示了政府維持房產市道穩定的承諾,二級城市的城鎮化是投資主題,看好世房(00813.HK),融創中國,中國海外,華潤置地及萬科。(ca/w)
阿思達克財經新聞
網址: www.aastocks.com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