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強重申經濟不會硬著陸 全年主要預期目標能夠實現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6-06-28 09:28
6月27日,2016夏季達沃斯論壇在天津開幕,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開幕式上發表了致辭。
與年初的冬季論壇相比,正在天津舉辦的本次夏季達沃斯論壇將聚光燈投在了中國身上。在已經舉行的數十場不同主題的論壇上,嘉賓發言和現場提問總會圍繞中國。
今年一季度,中國經濟增長雖進一步放緩,但CPI和就業穩定,多方評論都認為這樣的表現稱得上是“穩中有進”。在總理致辭前,論壇執行主席施瓦布也提出了問題:之後還有哪些具體的措施來保證持續發展?
李克強在致辭中表示,當前,中國經濟發展的基本面沒有改變,宏觀政策也將保持連續性和穩定性。同時將繼續創新宏觀調控方式,加力增效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靈活適度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把資源更多地引向有利於補短板、增後勁、上水平的領域,引向有利於促進轉型升級的領域。
他說,我們通過推動結構調整來促進結構轉型,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中國經濟不會“硬著陸”,今年能夠實現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研究員陳鳳英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採訪時分析,中國經濟對全球經濟的貢獻率達到近30%,李克強總理在致辭中再次強調中國經濟不會硬著陸,不僅是在增強世界對中國的信心,也是在為全球經濟注入信心。
對中國經濟持樂觀態度
“我們對中國經濟,不論是當前還是未來都持樂觀態度。”李克強在致辭中說,樂觀是充滿信心的表現,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信心引導預期,本身就是巨大的力量。
總理的信心來自於宏觀經濟紮實的表現。今年一季度,中國經濟增長6.7%,據李克強介紹,進入二季度以來也持續保持穩定增長。
此外,CPI基本穩定,PPI降幅收窄,能耗強度與主要污染物排放繼續下降。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就業,今年1~5月份,僅城鎮新增就業人口就達到577萬人,完成了全年目標任務的58%。5月當月,31個大城市城鎮調查失業率為5.02%,保持了相對穩定。
然而不能否認的是,今天的中國經濟已經與十年前有了根本性的變化,10%以上的超高增速一去不返,貿易不振、產能過剩、民間投資乏力等問題仍然突出。
陳鳳英介紹,全球金融危機爆發後,中國通過大規模投資,為世界經濟增長做出了突出貢獻。然而大規模投資本身就不可持續,世界也必須要適應中國的新常態。
“當然,我們也認識到,由於國際環境複雜嚴峻、國內長期積累的深層次矛盾凸顯,中國經濟穩定運行的基礎並不牢固。”李克強表示,困難是不能低估的,我們要正視困難、坦誠面對困難,恰恰表明我們有決心克服困難,有能力戰勝困難,中國的希望將始終大於困難。
正如世界經濟論壇主席施瓦布提出的問題,外界不僅關心中國經濟的運行態勢,也很關心中國政府將如何應對困難。
在此次論壇上,李克強再次重申,面對持續較大的經濟下行壓力,我們沒有搞“大水漫灌”式的強刺激,而是創新宏觀調控方式,大力推進結構性改革,著力培育新動能,改造提升傳統動能。
值得一提的是,總理在致辭中指出,消費的主導作用,服務業成為第一大產業的優勢在不斷顯現,智能通訊、手機、新能源汽車等新興消費迅速擴大,旅遊、文化、體育、健康、養老“五大幸福產業”快速發展,既拉動了消費增長,也促進了消費升級。
產能過剩是全球性問題
雖然全球金融危機已經過去8年,但後危機時代的世界經濟並沒有擺脫陰霾,復甦遠不及預期,全球投資、貿易增長低迷,大宗商品和金融市場不時動盪,發達國家與新興經濟體走勢分化,地緣政治的風險加大,不穩定的因素增多。
就在這幾天裡,英國公投“脫歐”的決定引起了全球市場的劇烈震盪,全球經濟復甦的未來更加不可確定。
“脫歐”公投結果公佈後,本次論壇臨時增加了英國公投的議題。中國社科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所長張宇燕在會上指出,英國“脫歐”造成的是衝擊,而非危機——短期效果比較明顯,但中長期影響不大。
“當今世界各國經濟高度相互依存,任何國家都難以獨善其身。”李克強在會前與施瓦布會面時表示,一個國家、一個地區的不穩定、不確定因素上升,都可能產生“蝴蝶效應”,對世界經濟復甦和金融市場穩定帶來影響甚至衝擊。
陳鳳英認為,在後危機時代,各國都必須認識到我們不可能再回到金融危機以前的增長狀態,世界在變化,經濟體也都需要調整,而這個調整不僅僅是貨幣、財政政策的調整,更重要的是長期的、結構性的調整。
在李克強看來,各國情況儘管不盡相同,但總的方向還是要針對經濟失衡,重點推進財政金融改革,放鬆管制,促進競爭,支持創新,擴大開放,協力促進世界經濟強勁、可持續、平衡增長。
他認為,全球經濟擺脫困境,最終還是要靠轉變發展方式,結構性改革實際上也是要推動新舊動能的轉變。世界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革命孕育興起,為此提供了歷史性機遇,這會有力地推動新經濟的成長和傳統產業的改造。
“推動新舊產能轉變”之中就包含了淘汰過剩產能的問題。在中國,“去產能”被當做是今年經濟工作的頭等大事。然而近幾個月裡,歐美國家針對中國鋼鐵又開展了密集的“雙反”。
對於這一問題,李克強給出了堅決的答复:“產能過剩是一個全球性的問題,我們將主動採取行動,去產能這本身就表明我們是負責任的大國。”
“如今的過剩產能,多數是金融危機期間的投資造成的。而中國在當年的大規模投資,對世界經濟穩定起到了關鍵性作用。”陳鳳英認為,解決產能過剩問題不僅是中國的責任,各國應合作面對。
- 投資10至18歲孩子的最佳方案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