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忠達專欄】英國脫歐的影響與投資建議(1)
呂忠達 2016-07-05 14:00

6月23日,英國脫歐公投的結果,脫歐派意外以得票率51.9%,擊敗得票率48.1%的留歐派。脫歐結果令市場錯愕,引發全球資本市場動盪。事隔十餘天,有些紛雜的訊息沉澱下來,輪廓看的比較清楚。本篇先著墨脫歐對英國自身的影響,下一篇則討論對歐洲及全球的影響,並試圖提出一些投資建議。
綜合來看,英國脫歐對當地政治、經濟及金融市場的主要衝擊如下:
1.政局出現危機,地區獨立意識再次抬頭。
公投後社會陷於分裂,已有數百萬民眾網路聯署請願二次公投,而且人數還在持續上升中。卡麥隆總理在公投結果出爐後,為脫歐結果負責,已宣佈辭職,預計10月交棒,執政的保守黨目前處於權力結構空窗期。脫歐派大將、前倫敦市長強森宣佈放棄角逐首相一職,然而留歐派的內政大臣梅伊、司法大臣戈夫及就業大臣克瑞伯等人,宣佈投入首相競選,要到9月初才會選出新任首相。此外,在野的工黨黨魁柯賓,則因輔選留歐不利,遭黨內逼宮下台。
再者,為能留在歐盟內,蘇格蘭醞釀推動第二次獨立公投,北愛爾蘭也蠢蠢欲動。蘇格蘭民眾以62%對38%的絕對優勢選擇留歐,蘇格蘭政府首席大臣妮古拉-斯特金在公投結果出爐後隨即表示,蘇格蘭將儘快進行第二次獨立公投,希望在脫離英國獨立之後,保住蘇格蘭在歐盟的地位。英國這個數百年的聯合王國,即將面臨分崩離析的危機。
2.英國GDP、就業及通膨情勢將大受衝擊,信評機構調降其主權與銀行信評。
5月24日,英國財政部提出一份最新的報告,警告英國如果脫歐,將有以下負面的財經影響: (1)經濟將會連續四季呈現衰退;(2)公司企業和家計單位的借貸成本,將會增加到1~2%;(3)匯率會下跌12~15%;(4)CPI YOY將會增加到2.3~2.5%以上;(5)失業率會增加1.5~2.5%;(6)實質工資會下降3~4%;(7)房市價格會下跌10~18%。
這段時間裡,穆迪、標普與惠譽三大信評機構,陸續調降了英國的信評展望,主因為此次公投的結果,將帶來「一段長時間的不確定」;穆迪也調降了英國整體銀行業信評展望,並下調包括柏克萊、匯豐等十二家金融機構的個別債信展望。
3.喪失歐盟成員國身分,將傷害金融業發展,倫敦可能失去全球主要金融中心的地位。
英國金融服務業年產值1,800億英鎊,約佔英國GDP 12%,繳納600億英鎊的相關稅負;倫敦金融城外匯交易量佔全球交易總額41%,店頭衍生性金融商品交易則佔全球交易總額49%,為全球最大。不過,一旦英國退出歐盟後,在倫敦經營的金融業者,可能因為政治的不確定性因素,而決定搬遷據點,導致倫敦金融中心的影響力下降,德國法蘭克福極有可能取代原本倫敦的戰略地位。
雖然距離英國真正脫歐,仍有好幾年的時間,甚至最終是否會脫歐,也都還有變數,但是未來的「不確定性因素」,永遠都是金融市場最大的風險。因此,預期避險性資產仍是較佳的資產配置,可望呈現多頭走勢,主要還是因為各主要央行寬鬆的貨幣政策。
在英國脫歐公投後,市場判斷聯準會不僅不會升息,甚至還有重啟降息的可能性,歐洲央行及日本央行也都還在持續寬鬆的貨幣政策,未來先進國家的政府公債,以及高評等公司債,將受到市場的青睞。至於風險性資產的佈局,我們下一篇再來探討。
- 糧食戰線轉向南半球:亞洲為何捨美就南?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