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加寧:中國經濟三大結構性問題凸顯 不改革L形都沒有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6-07-11 00:20
中國新供給經濟學50人論壇成員、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經濟研究部巡視員魏加寧
和訊網消息 7月9日,新供給2016年第二季度宏觀經濟形勢分析會在上海舉行,會議由華夏新供給經濟學研究院、中國新供給經濟學50人論壇主辦,和訊網作為特邀媒體全程報道。
中國新供給經濟學50人論壇成員、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經濟研究部巡視員魏加寧指出,當前中國經濟存在着三大結構性問題。一是結構性通貨緊縮,二是結構性失業,三是結構性錯配。借鑒1998年應對亞洲金融危機的經驗,中國當前應該從需求側和供給側雙側發力,從改革與刺激雙輪驅動。
關於供給側對策方面,魏加寧認為要加快國有企業改革,發展民營經濟,解決僵屍企業退出問題。
關於需求側對策方面,要區分不同的需求,采取不同的措施。對於傳統的需求,要找准發展瓶頸,推進結構性的擴張政策。對於新的需求,比如教育、醫療、養老等,一方面政府要盡職盡責,不能推卸責任,另一方面政府也不能大包大攬,全部壟斷。要改革公共服務的供給方式。
魏加寧強調,如果不改革的話,中國經濟恐怕連「L形」都沒有,只有危機。如果能夠大力度地推進改革,加快轉型升級,並輔之以適當的宏觀刺激政策,就一定能夠實現新的增長,邁上新的台階。「中國過去30多年的改革開放有一個明確的規律,我們把它叫做改革周期。就是每當遇到經濟危機的時候,都是先有一個思想解放,通過思想解放帶動改革開放,通過改革開放帶動經濟增長。所以,當務之急就是解放思想。這是基本規律,順規律者昌,逆規律者衰。」魏加寧補充。
以下為實錄:
魏加寧:以下所講的都是我個人的觀點,與所在單位無關。
一、當前中國經濟存在着三大結構性問題。
1.結構性通貨緊縮。
PPI已經連續51個月負增長,但CPI仍然為正的,這和1998年那一輪通貨緊縮有所不同。並且,CPI里面,食品價格又高於非食品價格,這跟1998年也不一樣。由於食品價格對於低收入階層來說更為敏感,所以在研究通貨緊縮時就不得不高度關注。
2.結構性失業。
現在可以看到,一方面是東北、西北下崗職工、待下崗職工越來越多,而且據說,東北每年流失人口高達200萬-400萬;但是另一方面,再去東南沿海——廣東、浙江看看,由於招工難,用工成本上升,都在拼命地開發機器人(300024,股吧)、引進機器人,提出的口號是「用機器換人」。原因是現在的用工成本在上升。根據我們中心的企業家系統調查,目前人工成本上升已經成為企業經營中面臨的最主要困難。在用工成本方面,有所增加的占到了57.8%,明顯增加的占到了24.5%。在企業家中,「有意願用機器人替代人」的企業家,現在已經占到了65.9%。也就是說,一邊是大量職工下崗失業,另外一邊是拼命研發機器人,用機器來換人,這是一個很明顯的矛盾現象。
3.結構性錯配。
一方面,鋼鐵、水泥、煤炭等行業產能嚴重過剩。現在越來越多的企業意識到自己所在的領域是存在產能過剩的,企業的設備利用率也是在下降的。另一方面,醫療、教育、養老等領域供給嚴重不足。哪個大城市醫院不是人滿為患?為什麼?因為這些年隨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隨着老齡化,隨着醫保的改善,醫療需求在快速增長,但是在供給方面,政府拿不出這麼多錢,或者說不想拿出這麼多錢來辦醫院,也不允許民間資本進來,不允許外資進來。上海自貿區有許多外資醫院注冊了,但是開不了張。教育也是,哪個家長不為自己的孩子上學發愁?從上好幼兒園就開始發愁,上好小學、好中學、一直到上好大學,——還有大量的孩子到國外去留學去了。再有就是「養老」,《北京晚報》去年頭版頭條刊登了一個消息,說是在北京要上官方的養老院需要等100年!——像這樣的一些領域的需求非常旺盛,但是供給嚴重不足。根據我們發展中心的問卷調查系統顯示:企業家看好的行業里,養老排在第一位。所以我說,中國經濟目前存在着這麼三個大的結構性矛盾。。
二、1998年應對亞洲金融危機之經驗(參見:吳敬璉《當代中國經濟改革教程》宏觀部分,2009)。
對於朱鎔基政府應對1998年亞洲金融危機的經驗進行回顧,就可以看到,當時的朱鎔基政府是從需求側與供給側兩個方面入手的。首先在需求側,一是實行積極的財政政策,5100億國債用於修建高速公路、大型水利、發電項目等;二是銀行配套貸款,銀行提供的貸款規模與國債大體相當。同時,實行名為「穩健」實為「寬松」的貨幣政策,連續7次下調利率,增加貨幣供給。三是實施住房制度改革,打開了住房需求的大門。四是推動加入WTO,打開了國際市場的大門。
其次看供給側,一方面,推進國有企業改革。一是調整國有經濟戰略布局,數十萬家國有中小企業實行民營化;二是將石油、通信、電力等領域的大型國有企業實行公司化改制、上市。另一方面,扶持民營中小企業,承接國企改革的下崗職工。包括國家經貿委成立中小企業長,地方政府設立擔保公司,為中小企業貸款提供擔保,商業銀行增加給民營、中小企業貸款,國家賦予民營中小企業出口自主權,提高出口的供給能力。因為當時浙江的一些民營企業是不能直接出口的,必須賣給上海、廣州的國有貿易公司才能出口。1998年我陪吳老師去浙江考察民營企業,在後來的報告里頭吳老師就建議,要給予民營企業出口自主權,後來被采納。
回過頭來看當時朱鎔基政府采取的措施,實現了需求與供給的有效對接。首先,在需求方面,修公路以後,汽車需求增長,然後通過引進外資,導致汽車產業的大發展,拉動經濟增長。其次,實施住房商品化,住房需求快速上升,導致房地產業大發展,加上相關產業的投資,拉動經濟增長。再有就是出口,一方面通過加入WTO,出口需求快速增長;另一方面賦予民營企業出口自主權,導致出口快速增長。
所以實際上汽車產業、房地產、出口是拉動上一輪經濟增長的最重要的三個引擎,都是從需求和供給兩個方面采取措施的。實施的效果大家也可以看到,1998年以後,國有經濟的投資是逐步下降的,而民間投資是在上升的。
三、關於當前對策的一些思考。
中國當前如何應對這種結構性矛盾呢?我想應當是從需求側和供給側雙側發力,從改革與刺激雙輪驅動。
關於供給側對策方面,我認為首先還是要加快國有企業改革。關於國有企業改革到底應該怎麼改?實際上一直是有兩種選擇:一種是通過自上而下,加強黨的領導來提高國有企業效率。另一種是自下而上地強化民主監督。在國企改革問題上,其實很簡單的一件事,就是要把國有企業的財務報表統統披露給社會公眾。因為13億中國人都是所有者,當然有權利知道的國有企業的經營狀況,企業的盈利到底是怎麼來的?投入是多少?產出是多少?工資待遇是多少?這樣的話,就能夠有一個有效的監督。我相信,13億人里一定會有較真的,這種監督比那種依靠自上而下派幾名干部來監督的效果要好得多。
第二個要發展民營經濟,就需要給民營經濟重新定位,不能再像過去那樣采取實用主義的態度了。我們的經濟學理論,不管是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也好,還是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也好,還是供給側改革理論,都要把民營經濟的定位說清楚——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民營經濟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定位?理論上要說清楚,法律上要給可靠保證。
還有一項就是僵屍企業退出的問題,必須打破地方政府與商業銀行之間的「囚徒困境」。
關於需求側對策,我認為,最重要的是要區分不同的需求,采取不同的措施。
首先,對於傳統的需求,應該看到,目前的實際增長速度恐怕已經低於潛在增長率了。所以,在這種情況下,采取適當的擴張性政策可能是需要的,但是要找准發展的瓶頸,推進結構性的擴張政策。比如:上一些類似當年三峽大壩這種大型項目。三峽大壩二期工程就是在1998年開始干的。因此,要上一些早晚都要上,早上早獲益,並且趁着鋼價、水泥的價格在下跌的時候建設,成本會比較低。所以我很同意前面賈康等專家所說的,城市的管道設施、水利設施,一些交通的瓶頸,一些重大的項目,應當抓緊建設。但是要采取PPP的形式,把民間資本吸引進來,把那些無處可投的民間資本吸引進來,投向那些有效益的重大項目,這是一個方面。
其次,關於新的需求。改革開放以來,我們一共經歷了三個大的周期。80年代的第一個周期,主要解決的是「吃」和「穿」的問題。90年代的第二個周期,主要解決的是「用」的問題,家用電器。2010年代的第三個周期,主要解決的是「住」和「行」的問題。現在進入了第四個周期,我們面臨的主要問題是什麼?我前面講了,教育、醫療、養老這樣一些新的需求。對於這些新的需求:一方面,政府要盡職盡責,不能推卸責任。另一方面,政府也不能大包大攬,全部壟斷。要改革公共服務的供給方式,我的初步想法是:從補供方轉為補需方。通過教育票、醫療票、養老票和教育保險、醫療保險、養老保險這樣一些方式去補需方,然後供方就可以放開了。如果能夠把供方放開,民間資本、外資都可以進來,就可以增加供給,提高效率。這樣的話,一方面可以提高效率、增加供給,另一方面又能夠保證公平,還可以使公眾能夠擁有一定的選擇權。
總之,我相信,如果不改革的話,中國經濟恐怕連「L形」都沒有,而是危機了。但是,如果能夠真正大力度、實質性地推進改革、推動轉型升級的話,並輔之以適當的宏觀經濟刺激政策,我相信我們就一定能夠實現新的增長、邁上新的台階。中國過去30多年的改革開放有一個明確的規律,我們把它叫做「改革周期」。就是每當遇到經濟危機的時候,都是先有一個思想解放,通過思想解放帶動改革開放,通過改革開放帶動經濟增長。所以,當務之急就是解放思想。這是基本規律,順規律者昌,逆規律者衰。
- 最新遺產稅怎麼算?傳承必知重點有哪些?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