渣打銀行:下半年看好公司債 特別是美元計價債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6-07-15 11:50
近日,渣打銀行發布2016年下半年全球市場展望,維持了上半年的觀點,看好債券市場,特別是相對主權債更看好企業債。平衡配置高平級債和高收益債可以在獲得收益的同時對沖市場波動的風險。
渣打銀行偏重公司債券多於政府債券。美國投資級公司債券是首選,因為有一定的質量,而且收益率合理,是個具有吸引力的組合。亞洲美元債券是在公司債券中的次選,其次是發達市場高收益債券。
渣打銀行認為把美元計價債券的平均到期時間組合定於5-7年左右,就可優化風險回報。然而,由於10年期與2年期利差縮小,已不再預期10-2年收益率曲線會趨平。
以下是各市場各類型債券分析:
政府債—發達市場
G3 政府表現好於預期—回報達高單位數,而波動性又低於不少其他資產類別。然而,近期價格上升卻導致收益率全面下降。事實上,日本及德國政府債現已處於負利率水平。無可否認,當前的低收益率很難說得上有吸引力。然而,我們仍然相信,在市場受壓期間,高評級債券可發揮分散效益以及對沖作用。投資級企業債券也許是建立這種配置的最佳途徑—見公司債券部分。
在G3 政府債券當中,我們繼續偏重美國多於歐洲及日本。美國國債的收益率比德國及日本政府債更有吸引力。另外,美聯儲最新發出的訊息反映加息預期降溫,加上英國脫歐公投結果公布後金融市場反復波動,看來加息預期的不利影響已經減退。
政府債—新興市場美元政府債
新興市場美元政府債券是我們在政府債券當中的首選。我們相信新興市場美元政府債券的表現可能會領先於發達市場政府債券。盡管今年以來已有相當出色的表現(2016 年回報已超過8%),但這類債券的收益率仍接近5.6%的吸引水平,相對於歷史水平估值仍屬便宜。
過去6 個月的各項支持因素可能會維持不變。我們相信美元利率水平可能會維持區間波動。主要風險仍然在於商品價格急挫以及相關貨幣走弱。另外,新興市場仍面對結構性挑戰,而中國經濟放緩也可能影響多個國家。因此,我們在新興市場美元政府債券當中青睞投資級債券。
企業債券—發達市場投資級企業債
債券之內我們仍舊最青睞投資級企業債,因為我們認為其風險回報比最佳。我們傾向於通過投資級企業債券來配置高評級債券,因為其不僅信用質量好,並且由於存在信用利差,其收益率也略高於政府債,並且在市場波動中其表現也類似政府債。
發達市場投資級企業債當中,我們對美國投資級企業債的偏好仍舊高過歐元計價的債券,因為前者的收益率持續高於後者。我們也相信歐洲央行寬松的利好作用已經基本反映在歐洲債券的定價中。
美國投資級企業債的收益率溢價年初以來有所縮窄;不過,其收益率仍舊接近3%,在目前的低利率環境下頗具吸引力。估值較歷史均值略嫌昂貴,但由於市場追求收益率,且尋求防御性和波動較小的高評級債券,可能驅使此類債券估值變得更為昂貴。因果退歐只不過強化了這種趨勢。
企業債—發達市場高收益企業債
年初時我們曾最為看好的美國高收益企業債,其在我們的青睞排名中已遭下移。雖然美國高收益債仍提供高達7.2%這般頗具吸引力的收益率水平, 但我們覺得此類債券已經不再便宜,因為其估值鴻溝已被彌補。盡管如此,我們仍舊相信應將其作為多元化投資組合中的核心艙位。
利好因素方面,油價最近的反彈利於能源板塊的債券,後者年初以來的回報約21%。油價回落仍是一大風險,因為一旦如此,能源板塊債券將表現落後。
企業債—亞洲信用債
亞洲企業債仍是防御性品種,並在2016 年出色地演繹了這一角色。雖然估值略高,但我們相信其低波動的特點使得其估值顯得合理。其強勁表現也受益於技術面的支持,因為供應減少加之區內需求強勁導致亞洲債券的估值日益升高。
盡管如此,亞洲信用債仍舊以中國發債方為主。雖然我們相信未來12-18個月中國經濟不太會發生硬着陸,但中國情況的發展會是驅動亞洲信用債估值的重要因素。國內違約率上升仍是個風險,可能會順帶拖累亞洲美元債。這可能令此類資產波動率驟升。因此,我們相信較區內高收益債更為看好投資級債券,將是謹慎的做法。
新興市場本幣債
新興市場方面,相對本幣債我們更偏好美元計價債券,原因是我們對匯率風險一直存有顧慮,而匯率風險終究是影響國際投資者回報的一個重要因素。
雖然本幣債表現領先於新興市場美元政府債,但這主要源於匯兌收益。巴西債券表現強勁,對總體回報有重大貢獻。巴西新政府推行的改革措施,我們相信有可能促成巴西資產在中期內帶來可觀的正數回報。然而,我們在短期內傾向靜觀其變,等到有具體的正面發展才對巴西資產轉而看好。
在本幣債券中,我們仍是偏重亞洲多於其他新興市場,這都是因為亞洲債券具防守特性、受商品影響較少、區內經濟增長較強,而且貨幣前景較佳。我們回吐了所持有的印度盧比債券。
這個決定是基於中央銀行領導層有變、近期通脹上升,以及通脹有可能隨油價進一步上升。我們相信大量好消息已反映在價格之上,並相信這是獲利回吐的良機。然而,我們基本上對印度仍抱積極觀點,並會繼續留意是否有更佳的入市點位。
- 供應風險與需求疲軟拉鋸 油價短線震盪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