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期貨

場外期權為現貨市場提供避險工具 流動性問題亟待解決

鉅亨網新聞中心


在大宗商品價格劇烈波動的市場中,期貨市場成為實體企業極為重要的避險場所。早些時候,大宗商品往往自立門戶,與各種不確定性因素、市場風險單打獨斗,現貨企業與貿易商難免遭受重創,甚至一蹶不振。

近年來,大宗商品行業發展迅速,在促進生產、擴大流通、服務實體經濟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在產業鏈上面臨經營環節多、風險大、競爭強、利潤薄諸多困難的當下,企業如何實現穩健盈利,需要在期貨現貨上有一個很好的結合,這是經濟發展的客觀規律,也是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的具體體現。


隨着金融市場的不斷成熟,場外衍生品市場尤其是場外期權市場,得到了快速的發展,作為「場外期權」升級版本的「保險+期貨」模式已經寫入今年中央一號文件,並成為農產品(000061,股吧)價格改革優化的新嘗試,降低了農民及涉農企業風險,保護了農民的合理收益。

8月16日,新湖期貨衍生品中心總監祝捷在大商所調研活動中表示,「保險+期貨」最開始是為了解決農民賣糧問題,因為考慮到農民賣糧資金和風險問題,他們想到給農民一個看漲期權,以現價收糧,等糧價漲起來後會貼給農民一部分,進行二次結算,如果價格跌了即就此了結。

這個模式理論上很好,但是真正運用到服務農民上卻困難重重。首先,農民對金融沒什麼概念,對期貨、期權的概念也很難接受。其次,風險管理子公司在農民的認知上來說,可信度不高。在考慮到公信力這點上,與保險公司合作成為最佳選擇。「保險公司的公信力很高,網點、渠道相當豐富。由保險公司去對接農戶,期貨公司站在保險公司的後面替他們去做風險對沖,把農民的風險分散到期貨市場,就形成了一個比較合理的過程。」祝捷說。

從取得的效果來看,祝捷表示,「去年下半年我們是和兩家保險公司做了三單「保險+期貨」的案例,2單雞蛋1單玉米,我們做進去之後價格都跌了,玉米的賠付率超過了200%,也就是說農民開始支付了11萬5 的保費,最後拿到的賠付是24萬多,對農民來說是比較好的事。」

此外,新湖瑞豐還在16日的調研中介紹了在化工品方面進行擇機期權套保的具體案例:


如上圖所示,今年上半年,PP1605交割後,現貨貼水PP1609在200到平水之間,而歷史經驗中,近月結束後,遠月主力合約貼水往往大於該數字,加上行業普遍預期9月份之前有大量的新增產能,且5——8月也為行業的相對淡季,現貨套保相對往年安全邊際較高。

第一階段,PP1609初期下跌(4.28—5.24),後期上漲(5.24——6.23),買現貨空期貨思路操作,初期收益較好,現貨基本面略緊俏,期貨卻在下跌。後期PP1609期貨從貼水到平水到升水,操作者不斷將套保比例降低,購買現貨,期貨賬戶大幅虧損,現貨卻難以以同等漲幅出貨,下游抵制情緒逐漸加重,現貨商盈利較好也紛紛小幅讓利出貨,相對不利於操作者高價出現貨。期現收益也難以覆蓋增值稅成本。

第二階段(6.23——7.1)6月23當天形成十字線,多空矛盾激化,單邊勢行情上漲與下跌風險都巨大。現貨保留庫存+期貨頭寸平倉+買入平值看跌期權(權利金200—300),當時面臨的風險是行情盤整則會消耗掉期權的時間價值,到7月初,現貨價格在7900,相對於換成期權套保的初期7300的價格,上漲了600元/噸,抵消了權利金、前期的基差虧損之外仍有200/噸的收益。(而且權利金未完全消耗,最終是平倉了結,做市商將平倉權利金返還)。期貨價格在8000,也高於現貨市場價格100,幾乎等同於交割費用,可不用將現貨在市場上銷售,直接在期貨市場交割。

第三階段,7月初進入盤整行情,采取重新空期貨,做交割。新湖瑞豐最終通過擇時期權規避了盤中浮虧。最終收益為:8000期貨價格-交割成本130-現貨價格7300元-權利金250-前期基差虧損100=220元/噸收益。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今年農業部及大商所都設有專項資金去發展「保險+期貨」, 穩步擴大農業試點,但是單單從場外期權的發展現狀來說,突破瓶頸較困難。

首先,作為投機,場外期權槓杆很高,對於風險偏好者是很容易接受的。但是把它作為風險管理的工具,對於企業或者貿易商來說,他們要從概念開始去了解,前期的交流溝通需要較長時間。

第二個難點在於內部流程,即使風險管理流程講通了,但真正運用到期權就要涉及到現貨這一塊,這其中的環節就相當復雜了。

第三,運用期權會改變企業的盈利模式,期權做的不是價差,而是單邊。期權權利金較高,甚至要高於企業的預期收益,使部分企業望而卻步。

實體企業在針對生產活動進行套期保值時,最理想的目標便是「花小錢、辦大事」,用較少的成本實現對市場價格波動風險的規避。據了解,部分期貨公司也在積極推進低成本交易策略的構建方法,利用期權風險逆轉組合,結合企業現貨方向,達到鎖定上端或下端風險的目的。

最後祝捷說道,場外是流動性相當差的市場,目前市場上還找不到合理對沖的渠道,期貨公司只能致力於將場外期權的圈子做大,希望有更多的參與者來形成對沖機制,市場也盼着場內期權能夠盡快推出。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本網站無關。本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准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並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作者:和訊獨家】【了解詳情請點擊:www.hexun.com】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