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媒:中國企業違約增加 信用違約互換市場推出在即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6-08-25 09:37
英媒稱,中國的企業違約和企業評級下調增多之際,它對信用違約互換(CDS)市場的需要已變得愈發迫切。現在看起來,中國央行似乎將於近月放行這種對沖機制。
據英國《金融時報》網站8月24日報道,這是對此感興趣的各方第二次試圖建立這一市場。該市場將讓參與者能夠買賣一種信用保險,如果一家中國企業發生債務違約,這種信用保險會進行賠付。該市場如今有較大可能成功建立,這一事實顯示出中國已發生了多大的變化。
報道稱,2010年,少有人知的中國銀行間市場交易商協會首次試圖引入信用違約互換。該產品使得銀行及其他投資者能夠對沖違約風險。然而,出於種種原因,該市場始終沒有建立起來。
一個原因是,2010年那時候幾乎不存在違約。資本市場多數借款方和發行方都是國有企業,有政府支持。同時,幾乎所有潛在參與者都認為,該市場是通過銷售此類保險輕而易舉又毫無風險地獲得保費收入的途徑。一家大型跨國銀行在華的市場部門主管表示:“當時,所有人想的都是賣出。那樣的話將是一個高度一邊倒的市場。”
相比之下,如今違約的數目在攀升。國有的身份不再意味着政府會為每個借款方撐腰。今年年初至8月中旬,已有41家企業的價值254億元人民幣的債券違約。此外,更多的企業正被下調評級。事實上,瑞士信貸一份援引萬得資訊數據的報告稱,僅過去兩個月就發生了逾1000起評級下調。這一局面使得信用違約互換市場的必要性更加明顯,也意味着該市場將不會像過去那樣一邊倒。
報道稱,同樣是在那時,信用評級還處於起步階段,二級市場交易清淡。即使在美國,人們也在擔心對公司債市場上的許多產品定價是否准確。在那時候的中國,幾乎不可能准確地為證券或貸款定價或按市值計價。
此外,6年前,監管機構希望僅限銀行參與這一市場。“但這一市場的全部意義就是讓銀行削減其敞口的風險,而不是相互轉嫁風險,因此這一立場是毫無道理的,”一名曾參與早先的那些討論、目前在上海一家金融科技公司負責風險管理的高管表示。
然而,並非所有細節都已敲定,問題依然存在。
比如,在美國,考慮到信用保險的購買者可以從相應企業的倒閉中牟利,一直都存在關於不當激勵問題的辯論。人們一直懷疑,對沖基金乃至銀行一方面公開小額買入一只信用債,另一方面又通過悄悄買入信用保險來大規模做空這只信用債。隨着保險成本上升,會導致債務價格和股價雙雙下滑,觸發致命的惡性循環。
報道稱,信用違約互換的交易地點將在上海,上海清算所很可能會參與進來。但是,考慮到可能成為重要市場參與者的大型國有銀行擁有較高的信用評級,目前還不清楚上海清算所將在其中扮演何種角色——是作為居間的中央清算機構,還是作為每一方的交易對手。
經濟依賴煤炭的省份山西省是熱切希望從信用違約互換機制中受惠的例子。山西省政府本月早些時候表示,正在研究如何能利用信用違約互換幫助本省陷入困境的煤炭企業。它還提出設立一家金融服務公司(參照中債信用增進公司的模式),以求改善山西企業的融資狀況——主要是通過信用違約互換交易。
報道稱,山西正在經歷壞賬危機,該省一家國有企業今年4月發生債券違約。
- 最新遺產稅怎麼算?傳承必知重點有哪些?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