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科技

MarketWatch:蘋果股王夢碎五大線索

鉅亨網新聞中心


導讀:MarketWatch旗下Trading Deck博客作者曼恩(Jake Mann)與編輯克裡什南塞蒂(Meena Krishnamsetty)提醒蘋果的投資者注意,雖然目前蘋果作為企業和股票的前景還不能說出現了大狀況,但是一些線索已經顯示,兩者未來的道路至少不會像想象的那麼平坦——蘋果很可能正在偏離正確的方向。

以下即他們的評論文章全文:


你或許會問:對於這樣一支讓我的投資獲得了巨大利潤的股票,難道還有什麼可抱怨的嗎?

我們也不是非要憤世嫉俗,非要語不驚人死不休。事實上,持有蘋果(AAPL)股票之所以讓人煩惱,原因之一恰恰在於所有談論該公司的文章都在討論他們所獲得的龐大市值,比如研究他們會如何超越1000美元。

這家加州丘珀蒂諾的公司有望和全球最大的移動運營商中國移動(CHL)達成合作協議,而且在iPhone 5面市之後,他們的盈利前景看上去也相當不錯……總之,看好蘋果是不缺乏理由的。

蘋果的股價雖然上周一度越過了700美元,但是隨後又回挫,盤旋在680美元左右。對這一行情的解釋,其中就隱藏一些有趣的線索。

根據大多數分析師的結論,蘋果股價在過去幾周的下跌主要是因為:首先,是iPhone 5屏幕出貨的不足;其次,是多消費者都在抱怨錯得離譜的iOS 6新的地圖應用程序;最後是很多iPhone來到用戶手中的時候居然就有刮痕了,在推特上,人們將其稱為“磨損門”,是一大熱議話題。

這三個麻煩的共同點在於,它們顯然都只是短期問題,與公司未來一年,乃至五年和十年的前景毫無關係。

相反,如果這些拋售行情是源於一些看上去並不那麼明顯,但是卻更加傾向於基本面,與公司未來的命運有更密切關係的原因呢?我的讀者都知道,我常常喜歡將正反兩方面的意見擺在一起比較,因此我們有必要了解一些不看好蘋果的聲音,看看他們的觀點到底是否正確。

[NT:PAGE=$]

1) 庫克(Tim Cook)可能並非我們想象的那種勝任的繼承人。

《華爾街日報》2011年的首席執行官年度薪酬調查發現,庫克現在已經成為了史上最賺錢的CEO。去年當中,庫克的總收入達到了3億7620萬美元,只不過這些財富大部分都是來自於蘋果股票薪酬,而他的股票要到2016年才能出售。

因此,我們當然應該相信,利益相關就決定了庫克有充分的動機讓公司沿喬布斯(Steve Jobs)設定的正確道路前進下去。問題在於,他願不願意做是一回事,能不能做到卻是另外一回事了。

眾所周知,一艘船沒了船長,並不等於說船就要沉沒。畢竟,蘋果已經完美地建立起了自己的技術統治力量,未來十年都未必會動搖。他們有大量忠心耿耿的果粉,也有一套完整的,彼此共享几乎全部優點的品陣容。

可是說回來,一艘沒了船長的船同樣也不會萬事大吉的。一小部分逆勢分析家就會強調,一艘沒了船長的船當然不會立刻沉沒,但是會在海上漫無目的地漂流,最終徹底迷失。

盡管拿這樣的說法來比喻蘋果,或許有點笨拙,但是確實不能不說頗有點切中要害之感。去年秋季喬布斯去世之後,大家原本都以為既然庫克在很長的時間內都一直扮演這位革新大師左右手的角色,他應該早做好了接班的准備才對。可是,看看庫克接手之後大約一年來,蘋果的種種進展,從iPhone 5到近期報導熱炒的iPad Mini,我們不能不懷疑,我們之前對庫克的預期可能是出現了偏差。

[NT:PAGE=$]

2) 可怕的地圖應用程序可能預示將來更可怕的問題。

眾所周知,蘋果iPhone 5(以及升級到iOS 6的老版本品)的地圖應用程序已經遭到了一些非常不留情面的批評。華盛頓杜勒斯機場的荒唐定位,還有耶路撒冷居然消失不見,這些都成為了別人嘲諷的話題——總之,蘋果的新系統顯然遠不及谷歌地圖的精確。考慮到決定放棄谷歌地圖,使用自己內置地圖的正是庫克和他的同事們,看到這樣的報道,他們顯然會如坐針氈。

對此,蘋果的一位高層有妙論:“地圖是一種基於雲的解決方案,使用的人越多,方案就越優秀。”切,難道他們的第一步不是首先做到至少可以和谷歌的品相匹敵嗎?喬布斯的完美主義傾向即便在科技行業也是非常有名的,如果他泉下有知,看到坐在自己當年位子上的人竟然隨隨便便就這樣處理公司的品,他會做何感想?

3) iPad Mini可能也會有類似的麻煩。

這一點是非常簡單易見的。在蘋果2010年第四財季的盈利研討會上,喬布斯曾經長篇大論,宣稱7英寸平板是一種非常危險的品,他認為這樣的尺寸“要和智能手機爭奪市場則嫌大,而要和iPad競爭則嫌小”。

在問答環節當中,喬布斯還表示,這樣的品“出生之日,就是其死亡之時”。顯然,蘋果的前首席執行官是擔心小屏幕平板實在太小,會讓習慣了iPad的用戶覺得不夠好,無法去接受。

可是,不管喬布斯曾經說過什麼,後喬布斯時代的蘋果還是選擇了開發iPad Mini,據說下個月就要發布了。觀察家們初步的估計是,品定價將低於299美元,以免它真的會影響自己第三代iPad的銷售。目前就說小一號的iPad會對現有平板品的銷售數字造成怎樣的影響,還都只能是推測,但是應該指出的是,許多蘋果的分析師,包括Topeka Capital Markets的專家們,都相信公司現有平板品的銷售額會受到10%到20%的削弱。

盡管在三星案件的庭審當中,我們也曾經多少了解了,蘋果內部郵件說喬布斯後來似乎是對這種產品有所接受,但那還只能限於道聽途說,而相比之下,我們顯然還是更願意相信我們親耳聽到的喬布斯的話。

事情的關鍵很可能就在這裏。喬布斯之所以反對iPad Mini的理念,不僅僅是因為他對這種品的品質感到懷疑,更重要的是,這種品無法創造專屬於自己的市場,只能去分流iPhone和iPad的用戶。

iPad Mini似乎只是對已經獲得成功產品的簡單重覆,新瓶裝舊酒而已,而不是那種真正改變市場和創造市場的產品。事實上,這樣的評價適用於iPad Mini,也同樣適用於iPhone 5。庫克所提供的新品,其實還都是完全依賴於前任的遺,而人們還將不得不持續為公司未來的創新能力擔憂。

[NT:PAGE=$]

4) 合作伙伴不再接受“喬布斯規則”。

正如我們在之前的討論中曾經提到的,蘋果現在正在準備與中國移動達成交易,要將觸角伸向後者的7億龐大用戶群。可是,蘋果要真正達成協議,卻面臨一個巨大的挑戰,即這一次運營商拒再接受所謂喬布斯規則了。

Ubergizmo網站報道稱,中國移動“已經請求蘋果同意他們在iTunes App Store銷售中提成”,顯然,他們提出這樣的要求是一件非比尋常的事情。在喬布斯擔任首席執行官的期間,他總是能夠以巧妙的手腕來處理合作伙伴的要求。一直以來,蘋果從來不曾讓任何戰略合作伙伴將手伸到自己的口袋裏過,如果這樣的策略被顛覆,則蘋果未來的營利能力必將大受影響。

5) 資凈值角度說來,蘋果股票其實已經比谷歌或者微軟昂貴了。

如果以賬面資價值為量度,則蘋果的估值實際上已經超越了谷歌或者微軟不少。

盡管從盈利和現金流看來,蘋果的股價還是頗有吸引力的,但是如果使用股價凈值比為指標,我們所看到的就是另外一種情景了。蘋果的股價凈值比為5.6以上,而電腦系統行業的平均水平為5.1以上,前者高出後者大約10%。

如果拿谷歌(GOOG)、微軟(MSFT)或者惠普(HPQ)來做參照,則這種高估就表現得尤其明顯,後三家的股價凈值比都在4以下。值得注意的是,蘋果當前的資凈值比處於2008年6月以來的最高水平——當時的數字是7.5,而在那個峰值之後的十五個月當中,股價基本是原地踏步。

最後,對沖基金行業對蘋果的興趣也是值得注意的。正如我不久前關於“五支會讓億萬富翁瘋狂的股票”的文章中所提到的,在最富有的基金經理人當中,蘋果是最受歡迎的股票。我們追蹤的億萬富翁當中,有超過40%在6月底時擁有蘋果股票。有趣的是,盡管蘋果的股票在那些最成功的經理人們當中大受歡迎,但是卻不足以阻止熊派的行動,比如賈布裡(Philippe Jabre)的Jabre Capital Partners同時就吃進了大量的看空選擇權。蘋果股票的逆勢操作者還有達裡奧(Ray Dalio)和桑德勒(Ricky Sandler)的Eminence Capital,後者已經於去年放掉了自己的全部蘋果股票。

簡而言之,我們在這裏並不是建議蘋果股票的持有者立即退場,但是我們確實希望大家清醒一點,至少要問自己這樣一個問題:現在的蘋果,是否還是在喬布斯時期的那條道路上?如果回答是否定的,那麼我們至少有理由在做出長期預期時不要那麼樂觀。在蘋果奔向1萬億美元市值的道路上,或許我們還會迎來不一樣的機會,不一樣的挑戰,不一樣的選擇。(子衿)

文章標籤

蘋果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