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時事

我國蛟龍號載人潛水器今啟航 將挑戰5千米深潛

鉅亨網新聞中心


新浪科技訊 7月1日上午消息,我國第一台自行設計、自主集成研制的“蛟龍號”載人潛水器伴隨著“向陽紅09”試驗母船的一聲汽笛長鳴,今日上午將從江陰蘇南國際碼頭啟航,奔赴東太平洋執行為期47天的5000米級海上深潛試驗任務。


“蛟龍號”繼去年7月13日在我國南海創下3759米的下潛深度記錄後,此次將衝擊下潛5000米深度的目標,並開展海底照相、攝像、海底地形地貌測量、海洋環境參數測量、海底定點取樣等作業試驗與應用,全面考核其在5000米水深的設計功\能和性能,為下一步7000米下潛實驗奠定堅實的基礎,進一步鍛煉和培養中國載人深潛技術能力。

自去年“蛟龍號”完成3000米級海試返航後,在不到一年的時間內,已先後完成了作業系統、絕緣檢測系統和視頻系統升級等技術改進工作,並對“蛟龍號”進行了全面的檢測、維修和保養。同時,完成了“向陽紅09”試驗母船和水面支持系統的適用性改造,進一步提高了“蛟龍號”海底作業和海試配套能力,為本次海上試驗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相比2010年的3000米級海試,今年的海試任務將更具有挑戰性,首先是試驗海區距離祖國大陸約1萬公里,船舶單程航行時間將達到半個月;第二是海區試驗環境複雜多變,淨海措施難以實施;第三是5000米的下潛目標更是中國載人深潛從未觸及的全新紀錄。這些都將是對我國深海載人海試隊伍的新考驗。

載人潛水器海試領導小組金建才副組長介紹說,此次蛟龍號任務以安全為首位,今日啟航後將航行抵達位于東太平洋的試驗區,在試驗現場對環境充分了解,做好蛟龍號載人潛水器下潛准備工作後即開始下潛,將執行大約4次下潛,完成任務後返航,總共任務期將持續47天左右。

金建才副組長解釋說,之所以選擇東太平洋試驗區一是因為深度要求,二是因為中國大洋協會與國際海底管理局簽訂了東北太平洋多金屬結核勘探合同,中國大洋協會登記了面積7千5萬平方公里的勘探礦區,此區域內我國擁有專屬勘探權,中國大洋協會每年都會到此區域進行勘探觀測,對此區域海底環境、地形等情況比較了解,所以此區域成為此次深潛試驗的首選。

蛟龍號載人深潛器總設計師徐藝南研究員介紹說,蛟龍號項目設計的深潛目標為7000米,按照國際規範和科學要求,在分階段逐步遞增下潛深度,3000米到5000米主要是對蛟龍號的作業能力、卓越性做了進一步的改進,5000米的深潛成功\將標志著我國成為繼美、法、俄、日之後全世界排第五位的掌握大深度載人深潛技術的國家。

對于最關注的人員和設備安全問題,徐藝南研究員介紹說,主要的解決辦法是保証重量與浮力的平衡,讓潛水器在不同情況下有足夠的浮力浮出水面,在應急情況下,一是拋載增加重量的壓鐵;二是拋載重量很大的蓄電池;三是拋載調節平衡的水銀;四是如果遇到電纜纏繞等問題,還可以拋棄機械臂、採樣工具。三個潛航員所在的球形設備直徑為2.1米,正常水下工作時間12小時,應急情況可以保証3個人84人小時的生命支持,從各個方面保証蛟龍號的安全。(郭禕 發自江蘇江陰)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