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國際股

【熱點專題】港股首季挑戰25,000點

鉅亨網新聞中心


/記者張國棟報道。

港股去年表現差強人意,全年只微升5%,可謂有波幅無升幅,踏入2011年,大市轉向,熱錢流入,在1月首4天,恆生指數上升700點,市場觀望會否出現「1月效應」,香港證券界人士預測2011首季,恆生指數因企業公布去年業績理想下,刺激大市上升,有機會挑戰25,000點或以上,投資者可考慮趁低位吸納部分中資股。

市場估計,今年「1月效應」出現機會很大,主要是港股去年升幅跑輸環球股市,預計,熱錢會繼續流入本港,國家主席胡錦濤本月訪問美國,市場或再炒人民幣升值,加上美國經濟數據好轉,相信今年1月的大市表現會向好,港股首季更可望升上25,000點。

惟港股仍受制於內地的緊縮政策,尤其通貨膨脹數據,由於2月便是農曆新年,通脹在首3個月將會升至最高點,內地會持續出招平抑物價上升,包括收緊銀根,恆生銀行(011-HK)發表報告,預期內地今年通脹率為4.5%,人民銀行將於年初再調高存款準備金率共1.5%,及上調利率共0.75厘,花旗亦表示,內地今年將加息4次,每次0.25厘,全年通脹則達到4.6%,此外,市場亦擔心歐洲債券危機伸展至葡萄牙及西班牙。


在多項利好及利淡因素充斥下,市場對港股首季表現意見不一,但普遍仍然看好,即使內地持續收緊銀根,但港股及A股在跑輸環球市場下,在首季有機會追回升幅,同時,在目前低利率、低估值的客觀環境下,基金去年過份拋售,第一季會轉為積極吸納,花旗更認為港股今年表現會較商品及債券為佳。

的確,美國次輪量化寬鬆措施(QE2)令港元持續偏強,美國失業率仍難大幅改善,加息空間有限,在港、美利率低企,加上人民幣年底或再上升5%,令資金續流入本港,而節慶日子接二連三,市民及旅客消費意慾暢旺,以及2、3月份是港股炒業績的最佳時刻,匯豐控股(00005-HK)將於今年2月28日公布2010年度全年業績,率先為藍籌股揭開業績期序幕,因此,港股首季應有不俗表現。

市場尤其看好受惠人民幣升值的內銀和內險股,在通脹預期下亦看好資源股,同時,今年是「十二.五」規劃的開局之年,七大產業相關股份,亦會受市場關注,但要適時避開中資汽車及內房股板塊,此外,香港零售業及地產業表現仍然不俗,零售股及地產股仍有上升空間。

時富證券聯席董事鄧建初預測,港股首季將反覆上升,原因是不少上市公司在首季公布去年業績,預期盈利增長理想下,股價上升,帶動恆指上揚,同時基金去年猛力沽貨,首季入市將轉為積極,再配合A股上升等因素帶動,恆指有機會挑戰25,000點或以上。

他表示,港股經過去年由25,000點下跌至22,000點之後,今年未必能重上30,000點,估計在26,000點至28,000點,但預期今年的波動性不會如去年般大上大落,並估計投資者第一季入市會較為安全。

他解釋說,去年美國推出QE2初期,效應不大彰顯,基金不理大市表現率先沽貨,先行鎖定利潤,並非不看好港股,而是擔心外圍不明朗因素,導致港股去年升幅跑輸環球股市,更令到港股出現忽上忽落,投資者經此一役,今年入市更為審慎,正好給基金入市掃貨機會。

他續說,加上歐美股市上升,國務院副總理李克強訪問西班牙,簽訂一系列經貿合作協議,並繼續購買歐洲債券,給予市場一個很好的訊息,便是內地會出手協助歐盟渡過難關,加上,美國可能會推出QE3,甚至QE4,因此,預計今年港股較去年為佳。

他指出,1月已見基金重新部署入市,2月底開始業績公布期,大市將再度炒上,即使內地加息,正好反映內地經濟表現理想,加息並非壞事,而率先公布業績的匯控,相信會交出一張理想的成績表。

他說,在第一季的投資策略,投資者可考慮買入資源股,尤其鋼材股,過往馬鞍山鋼鐵(00347-HK)股價高於江西銅業(00358-HK),但江銅已因金、銅價大升而跑贏鞍鋼,現在鋼價見底回升,加上內地基建項目也將大量使用鋼材,因此鋼鐵股有機會跑臝大市。

鄧建初又建議投資者買入下跌不少的內房股,如富力地產(02777-HK)、世房地產(00813-HK),由於去年售樓成績理想,今年公布業績期間,預期股價會有不俗升幅,至於本港地產股雖不建議吸納,但長江實業(00001-HK)因即將將推人民幣REITs而令股價上升,反而令新鴻基地產(00016-HK)變得相對便宜,不排除長實成功推出人民幣REITs後,新地和恆基地產(00012-HK)亦步亦趨,在市場推出人民幣REITs,因此有機會炒一轉。

此外,鄧建初認為內銀股的整體利息收入,將維持較快增長速度,因此看好建設銀行(00939-HK),而香港零售業今年表現亦不俗,可考慮堡師龍(00592-HK)。

雖然,市場普遍看好港股第一季港股表現,但今年2月、3月所公布業績,只是去年的盈利表現,今年盈利能否持續仍是未知之數,可能是上市公司最佳盈利增長時刻,在第一季後完結,同時,西班牙部分債務於第一季到期,國際大鱷索羅斯等多個大型對沖基金進駐香港,內地收鬃銀根的剎傷力仍未完全顯現,因此投資者入市時仍需量力而為。

更多精彩內容,請登陸財華中國網 (http://www.caihuanet.com) 或財華香港網 (http://www.finet.hk)

FINT[PFSTBMX,MRKT,MRKT,FTRE]

X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