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行業

底價拿地頻現 土地流拍漸多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1-04-07 08:43


隨著“新國八條”細則落地、限購令、房產稅試點等調控手段出臺,一季度全國土地市場出現冷清景象,難覓地王蹤影,多地的土地市場底價成交,土地流拍風潮漸起。業內人士認為,土地市場的冷清狀況背后反映出開發商資金鏈繃緊。

多地出現流拍

2月23日溫州推出了12幅地塊,全部遭遇流拍。南京在一季度成交的12幅地塊中,8幅是底價出讓。

3月15日,佛山禪城區張槎路南側3萬多平方米地塊,因無人競拍遭遇流拍。2月底,東莞住宅地亦遭遇流拍。這股流拍風隨后刮到了合肥、蕪湖、湖州、南通、蘇州、青島等城市,大部分原因都是無人競買。


市場人士認為,近期土地的頻頻流拍,一方面是開發商缺資金的表現,另一方面也反映了開發商進入恐慌狀態。

廣州2011年首場土地拍賣3月24日以冷清收場,在推出的5幅地塊中,4幅地塊全部以底價成交,1幅流拍。其中唯一的住宅用地被碧桂園以4.3億元的底價獲取,折合樓面地價約2602元/平方米,而該地塊附近曾經的亞運城地王項目樓面地價高達5800元/平方米。

就在前一日,碧桂園底價獲取了東莞一商住用地。在調控形勢并不明朗的情況下,碧桂園依然積極補充土地。

不完全統計,“萬保招金”地產企業在今年都有多幅地塊入賬,萬科在上海、杭州、武漢等地拿下12宗土地,交易金額超過66億元;保利地產、金地集團和招商地產也在青島、武漢、長沙等地積極拿地。但與去年同期相比,房企拿地熱情和速度都大幅降低。

業內人士分析,現在調控政策從嚴,如果拿地火爆就是不正常的現象了,但是現在這樣全部底價成交,又出乎意料,顯示出開發商對后市過分擔憂的心態。

資金鏈趨緊

在新一輪的樓市調控政策下,保障房用地不斷增加,全國土地市場價格穩中有降。

有業內人士認為,目前土地市場的冷清狀況背后有深層次的原因,除了樓市前景不明朗之外,開發商長期以來過度依賴銀行貸款、負債率畸高的開發模式,令其在當前貨幣政策下,資金鏈明顯繃緊。對于一些開發商而言,目前緊要任務是消化現有項目,回籠資金。

業內人士認為,土地市場冷清說明了開發商對于土地儲備、土地利用的理性回歸。土地市場的短期盤整使得少數以囤地、炒地為牟利手段的非主流開發商將被陸續清理出局。但也有業內人士認為,因為需求低迷,地方政府不會選擇這個時機出讓品質好的地塊,加重了市場的低迷表現。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