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行業

百貨業欲重啟買手制

鉅亨網新聞中心


NOVO百貨加速圈地

百貨業欲重啟買手制

隨著國內百貨企業的發展,業內普遍采用的聯營模式的弊端逐漸顯現,因互相爭奪品牌商使自身利潤空間不斷受擠壓的現象嚴重影響了百貨店的盈利能力。面對這一困境,業內普遍認為,由聯營扣點模式逐漸轉向自營購銷是零售業面臨的最主要問題。

傳統百貨盈利堪憂


據了解,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國內越來越多的百貨店從傳統自營模式轉向由品牌商控制進、銷、存過程的“品牌聯營”模式,品牌商進入商場,不需要支付租金,而是通過從品牌的銷售額中提取扣點作為百貨公司的經營毛利。

但是隨著國內百貨企業的日益增多,這種模式在逐漸影響商場的盈利能力。一方面,物業租金和人工成本越來越高,品牌供應商向百貨公司叫價的能力也逐漸增強;另一方面,為了能夠吸引更多的客流,很多商場都采取以往被視為撒手锏的促銷活動,盡管這些超低價的促銷方式在短期內起到了增加客流、提升銷售、加快資金回籠的目的,但是由于成本并沒有隨之相應減少,因此商家的毛利率空間受到了嚴重擠壓。據悉,目前百貨業凈利潤不到5%。

此外,業內專家也指出,聯營扣點模式還會造成百貨商場內品牌和商品嚴重的同質化現象。“為了擴大自身知名度和市場份額,品牌會盡可能多地選擇商場來提高自己在消費者面前的曝光率。百貨商場也會不遺余力地去追逐擁有高人氣和好口碑的品牌。”

“買手制”絕地反擊

面對這種情況,一直在夾縫中生存的“買手制”商場迎來了發展的“春天”。

所謂“買手制”,即商場不引入既有品牌,而是通過買手團隊定期組成和購買符合自身定位的產品。業內人士表示,在零售業相對發達的美國和日本,百貨店主要的經營模式是買手制,這使商場的稅前利潤大多超過35%,最低也在25%左右。

記者了解到,“買手制”商場通常以“小型主題百貨”的業態存在,采取店中店的形式,面積從1000到5000平方米不等,匯集潮流品牌,包括服裝、鞋類、配飾、包包、化妝品等多種品類,甚至還有家居生活擺設,裝修風格另類,與傳統百貨店形成鮮明對比。

此外,知名品牌I.T和CPU、泰國零售業巨頭尚泰旗下精品百貨ZEN等買手制零售商也紛紛在北京、上海、杭州等城市加快了開店腳步。

以多品牌取勝

“在未來的5到10年甚至更短的時間內,不斷涌入的國際時尚品牌會改變國內百貨零售的商業模式,屆時,每家百貨商店都會有不同于別家的特色品牌,多品牌集成店也將初露鋒芒。”NOVO百貨總裁方仁杰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尤其看好多品牌店所打造的一站式購物空間,在這些集成店里,客人停留的時間明顯高過單品牌店3倍。

記者了解到,為了能吸引更多有實力的國際品牌,NOVO還自創了“NOVO MANIA 2011 上海國際品牌服裝展覽會”,據悉,今年3月9日至11日,該展覽會將舉行第二屆,來自全球包括歐洲、美國以及亞洲等地的150多個國際時尚潮流品牌將呈現最新鮮、最具活力和最IN的展示。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