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發債渠道進一步打開將利好企業“走出去”
鉅亨網新聞中心
新華社記者李濱彬 李偉
北京(CNFIN.COM /XINHUA08.COM)--中國人民銀行近日宣布,自2016年1月25日起面向27家金融機構和注冊在上海、天津、廣東、福建四個自貿區的企業擴大本外幣一體化的全口徑跨境融資宏觀審慎管理試點。對試點金融機構和企業,中國人民銀行和國家外匯管理局不實行外債事前審批,試點金融機構和企業在與其資本或凈資產掛鉤的跨境融資上限內,自主開展本外幣跨境融資。?
2015年,中國已成為亞太債券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與此同時,中國企業赴歐發債活躍。市場人士和境外機構預計2016年跨境債券融資將進一步打開,銀行、能源、消費等領域企業將借助債市渠道更好的“走出去”,提高企業競爭力,促進資本項目開放。
政策利好企業海外發債 跨境融資提升企業競爭力
申萬宏源證券固定收益總部首席分析師范為表示,目前美元升值預期加上海外融資成本比國內高,央行選擇此時擴大全口徑跨境融資試點沖擊比較小,不會出現海外負債激增的情況,對國內渠道沒有實質影響。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經濟研究部部長徐洪才對記者表示,當前外部金融環境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利用當前有利時機進一步放開海外債市融資渠道,能夠趁機推動資本項目對外開放,對沖資本外流,這對於我國的金融穩定,經濟結構調整,國內經濟增長,提升國內企業競爭力都有好處,是一個好時機。
2015年9月,發改委曾發布通知,“松綁”企業海外發債條件。通知鼓勵境內企業發行外幣債券,取消發債審批制,實行備案登記制管理。對於募集資金根據實際需要自主在境內外使用,優先用於支援“一帶一路”、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與國際產能和裝備制造合作等重大工程建設和重點領域投資。
對此,徐洪才指出,發改委從簡政放權,體制改革和加大市場準入的角度出發,央行從國際收支平衡的角度出發,兩種方式都對企業海外發債有好處,對市場主體都有利,為企業海外融資減少了障礙。
與此同時,徐洪才表示,目前鼓勵企業走出去融資,境外融資的標準並未降低,境內企業海外游泳有利於提升風險意識,信用意識,企業的海外競爭力。
2015中企赴歐發債活躍 綠色債券成為亮點
法興銀行報告《債券資本市場2015年回顧和2016年展望》統計,2015年中國成為亞太債券市場重要組成部分的同時,一個顯著的趨勢是中國企業在歐元區的發債活動很活躍。截至2015年11月1日,中國企業在歐元區的債券交易總量達到了89億歐元,而2014年同期為15億歐元。無論市場深度還是規模都體現了投資者對中國信貸的強烈需求。
法興銀行認為中國企業在歐發債活躍主要有三個原因:一是歐元區較低的利率環境;二是更多元化的融資需求,一些中國企業比如中石化、國家電網希望除了美元發債,增加多幣種的融資渠道;三是歐元地區並購活動資產匹配的需求,比如2015年上海電氣集團,東風汽車在歐元區進行了並購活動。
法興銀行債券資本市場亞太區主管勞倫特?莫雷爾告訴記者,中國銀行業、電力等能源行業、機械、地產和消費行業海外發債需求比較大。目前由於商品市場價格的沖擊,原油市場受到一定影響,但中國原油企業信用評級高在海外還是很受歡迎。“盡管行業有風險溢價,但海外投資者更看重的是企業本身的評級和實力,此外很多海外發債的中國企業背后有國家支援,信用評級高,投資者比較歡迎。”?
勞倫特?莫雷爾同時指出,綠色債券是中國企業海外發債的一個亮點。在歐洲綠色債券很受歡迎,綠色債券發行資金要用於綠色,環保、人文,扶貧等社會責任感的項目,歐洲很多基金只投資綠色債券。2015年,新疆金風科技攜手中國銀行、德意志銀行、法國興業銀行在海外完成3億美元債券發行,成為中資企業發行的首單綠色債券。這也是由做風電設備的私企發行的海外債券。
2016離岸債市規模或有所減少 中企海外並購不減發債需求
法興銀行債券資本市場中國區主管劉煜分析,2016年離岸債券市場比2015年波動較大,發行量會減少。此外,近年來,央行多次降準降息,從發行人角度考慮,國內發行成本變低,可能更傾向於國內發債。
不過,渣打銀行大中華區債務資本市場主管嚴守敬認為,很多中資企業希望打開海外平臺,有利於公司的國際化。目前,美國國債十年期利率依然很低,美聯儲加息加的是短期利率,長期並沒加。對於真的有美元需求的中資企業,鎖定長期資金,仍然是便宜的。
劉煜表示,雖然市場目前面臨困境,暫時的市場低迷更多的是對人民幣走勢的擔憂。離岸債券市場是人民幣國際化的重要過程,市場將會在逐漸穩定后開始反彈。
嚴守敬給記者提供了一組數據, 根據彭博終端統計,2015年中國發行人赴境外發債規模共計1060億美元,較2014年略有下降,但是下降規模不大。從發行人種類來看,企業發行人占比54%,金融機構類發行人占比40%。評級方面,投資級債券依舊是主力,但是其中A-以上評級的債券占比較2014年稍有滑落。
嚴守敬預計,“2016年,沒有海外子公司的中資企業,對海外發債會比較保守,將在觀望中做進一步選擇。對於已有海外業務的中國企業,會繼續發債。很多中國企業會進行海外並購,發美元債進行資產對沖。”
- 貿易戰再起 新興市場債券還能投資嗎?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