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結算是國際化的起點
鉅亨網新聞中心 (來源:財匯資訊,摘自:中國證券報)
人民幣國際化將有利於我們參與國際資源的配置,有利於擁有國際金融話語權。當前,金融危機的打擊使美元式微,而中國自2008年以來,已經與多國簽訂了金額達6500億元的人民幣互換協議。那麼,人民幣國際化的前景如何?能夠同美元平起平坐嗎?
除了經濟規模與美國仍存在巨大差距外,要成為被普遍承認的儲備貨幣———指一國政府用來平衡國際收支、干預外匯市場、償還外債的國際通用的貨幣資金,就必須是普遍被接受的、被國際社會廣泛使用的貨幣,而人民幣目前的市場接受度還很有限,要成為市場願意使用的貨幣,恐怕還有一段過程。 連平說,「人民幣成為國際貨幣至少要十年,而要真正成為與美元、歐元並列的三極中的一極,恐怕十年還不夠。」
事實上,就連起步已經10載的第二大世界貨幣歐元,也因配套措施不盡完善而尚未能撼動美元霸權,當然,發達國家也不會願意有新的貨幣來挑戰他們的貨幣地位、分享他們的份額,會用經濟、政治等手段千方百計維護其既有地位。從這個角度視之,則人民幣的國際化道路雖然邁出重要一步,但要真正匯通天下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