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個股

關注新興及大消費主題

鉅亨網新聞中心


本周四A股并未迎來期待中的反彈行情,全天高開低走的走勢,更加打擊市場本已低迷的人氣。在指數實現六連陰之后,機構普遍趨于悲觀,調整仍將持續的聲音幾乎彌漫了全市場。不過,以往的經驗表明,每一次暴跌中,都是“危”“機”共存。結合當前的市場狀況,投資者或可在新興產業及大消費主題中繼續尋寶。

利空不斷 調整難止

最近一段時期,A股市場備受煎熬。國內方面,物價高企,企業盈利增速下滑預期增強,國際板推出可能快于預期,銀行資金緊張,且融資需要不斷催逼;而國際上則是,歐債危機愈演愈烈,美國經濟難免反復,世界地緣政治局勢風雨飄搖。總而言之,利空不斷,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而周四有消息報道,早先預期CPI將在二季度高位回落,但受長江中下游旱情的影響,糧食主產區可能收成不佳,價格上漲的預期再次加劇。而5月以來,豬肉、雞蛋等食品價格出現了明顯上漲,超出市場預期,因此,短期CPI難言見頂回落,政策將不得不持續緊縮。對于市場來說,流動性是行情的生命線,緊縮政策加劇無疑會讓不確定的經濟形勢雪上加霜。而以上每一個因素的進一步變化都是利空來源。

盡管一些影響因素形成了零散的概念板塊行情,如所謂國際板概念股、食品農業等消費品出現脈沖式行情。但是覆巢之下焉有完卵,大盤的調整最終讓這些概念股塵歸塵,土歸土。分析零散的概念板塊無法激起市場人氣背后的邏輯,關鍵在于投資者無法預期還有多少利空要來襲。市場不知道企業業績的下滑會在什么時候企穩,銀行可能在什么時候推出再融資,國際板到底將分流多少資金,這都處于不確定中,而且是不可回避的。如果無法預期未來,等待基本面明朗將是上策,這就是當前市場演繹的邏輯。


緊縮政策或進入平穩期

利空不斷,的確讓A股備受折騰,但未必是件壞事,問題的暴露為解決問題提供了線索。大部分投資者更愿意相信,當前這種趨勢會繼續,但我們更希望投資者關注,趨勢也存在反復的可能。值得我們去思考的是,問題的關鍵——政策見效的問題。當前的預期是,在各種經濟指標反映出物價高企這樣的信號時,政策必然會有進一步的措施。但我們的預期是,政策將會進入平穩期,進一步的緊縮也需要實時觀察此前的政策效果。

政策調控物價一直未有放松,大部分的緊縮政策在一季度已經實施。而從經驗上看,政策的實施到產生作用,將會有六個月左右的時滯。因此,一季度的很多政策會在二季度之后逐漸顯現效果。從物價上漲的原因來看,實體經濟的需求和供給并沒有太大的改變,因此,這更多的是源于貨幣發行,只要控制貨幣的發行量,通貨膨脹率肯定會出現下降。對于高通脹這樣一個事實,沒必要去逃避。看不到這一點,就不能深刻理解,當前市場的調整既存在“危”更存在“機”。

尋寶兩大主題投資

我們之前一直建議關注主題投資,原因很簡單,因為這其中蘊涵著豐富的成長性。在此,我們強調,投資應關注于上市公司的成長,而不是所謂的流動性行情。近期有關創業板、中小板盈利能力低于預期的報道,似乎令創業板的成長性成為浮云,以至于投資者開始對原有的投資邏輯持懷疑態度。但我們認為,市場正是通過下跌鑒別出成長性公司的真偽。

我們認為,當前的市場利空因素正不斷被市場消化,成長性公司由于大盤的影響而被錯殺。糾正這種錯誤,會有一個周期,尤其是在能夠預期中報之前,投資者還需繼續等待。

投資機會方面,新興產業、大消費等主題開始適當跟進。其一是在傳統行業中具有新業務的小公司,這些公司往往具備業務創新的基礎,來自傳統行業的劃分已經不能代表其真實價值,隨著業績的逐漸披露,他們將表現出高速的成長性。其二是具有資產重組和注入預期的公司,按照當前政策引導的方向,重組更多的是幫助公司業務結構實現優化,從而引發其基本面超預期的表現。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