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國際股

"十二五"生物制藥產業發展全景圖

鉅亨網新聞中心


生物藥物是指運用微生物學、生物學、醫學、生物化學等的研究成果,從生物體、生物組織、細胞、體液等,綜合利用微生物學、化學、生物化學、生物技術、藥學等科學的原理和方法制造的一類用于預防、治療和診斷的制品。

生物制藥產業的陣營龐大,發展也很快。據資深投行顧問羅百輝介紹,目前全世界的醫藥品已有一半是生物合成的,特別是合成分子結構復雜的藥物時,它不僅比化學合成法簡便,而且有更高的經濟效益。半個世紀以來微生物轉化在藥物研制中一系列突破性的應用給醫藥工業創造了巨大的醫療價值和經濟效益。

微生物制藥工業生產的特點是利用某種微生物以“純種狀態”,也就是不僅“種子”要優而且只能是一種,如其它菌種進來即為雜菌。對固定產品來說,一定按工藝有它最合適的“飯”—培養基,來供它生長。培養基的成分不能隨意更改,一個菌種在同樣的發酵培養基中,因為只少了或多了某個成分,發酵的成品就完全不同。如金色鏈霉菌在含氯的培養基中可形成金霉素,而在沒有氯化物或在培養基中加入抑制生成氯化的物質,就產生四環素。藥物生產菌投入發酵罐生產,必須經過種子的擴大制備。從保存的菌種斜面移接到搖瓶培養,長好的搖瓶種子接入培養量大的種子罐中,生長好后可接入發酵罐中培養。不同的發酵規模亦有不同的發酵罐,如10噸、30噸、50噸、100噸,甚至更大的罐。這如同我們作飯時用的大小不同的鍋。

2010年生物制藥的銷售額已達1400億美元,占全球藥品市場份額的16%,預計到2020年,生物制藥在全球藥品銷售中的比重將超過三分之一。此外,隨著全球生物藥專利到期的高峰臨近,生物仿制藥也將迎來黃金發展階段,預計到2020年全球生物仿制藥的市場規模有望達到200億美元。


當前,全球銷售額最大的生物藥類別有單克隆抗體、疫苗、重組蛋白等,行業呈現生物制藥典型的高創新、高回報特征。預計在"十二五"時期,我國單克隆抗體、新型疫苗、重組蛋白等類別的生物藥將成為重點扶持領域。

2010年全球單克隆抗體類藥物市場規模已經達到550億美元。目前,幾乎全球各大制藥企業都有單抗研發項目,2004年至2008年單抗藥物在全球15強處方藥中的占比從14.88%上升至25.90%,預計未來這一比重還會快速提升。

我國單抗類藥物市場目前尚處于起步階段,還存在產業化技術突破和成本控制等問題,2010年我國抗體類藥物銷售額約21.42億元。預計單克隆抗體類藥物在未來若干年內,都將會是全球生物醫藥領域發展的主旋律之一,隨著目前已上市品種銷售額的不斷增長及新品種的上市,單克隆抗體類藥物市場將會迅速攀升。預計未來5年至10年,我國單抗類藥物在生物制藥領域的比重將快速提升,市場規模有望快速突破100億元。

“新型疫苗”指應用基因工程技術和生物化學合成技術生產的疫苗,新型疫苗不僅可以預防疾病,更可以起到奇特的治療作用,具有更廣闊的發展前景。

2009年我國疫苗市場銷售額達到90億元,但整體而言,我國疫苗產業還處于基本滿足常規防疫需求的階段,研發能力落后、規模化生產能力不足。

未來受益于老齡化加劇以及研發能力的提升等因素刺激,我國疫苗行業尤其是新型疫苗行業的市場空間非常巨大。

從政策扶持上看,2011年出臺的《疫苗供應體系建設規劃》及《"十二五"生物技術發展規劃》等,都明確要求重點支持新型疫苗的研發和產業化。因此,未來新型疫苗的開發和應用將是疫苗行業轉型升級的關鍵,其中聯合疫苗、重大疾病防治疫苗以及其他治療性疫苗等的市場空間廣闊。

聯合疫苗具有接種總針次減少,接種人群接受度高,減少不良反應等優點,是未來疫苗產業升級的重要途徑之一。

手足口病、艾滋病、病毒性肝炎、結核病等重大疾病相關疫苗也會是未來研發和產業化的重點。在乙肝疫苗、腫瘤疫苗、艾滋病疫苗等治療性疫苗方面,目前我國多處于臨床研發階段,產業化尚需時日。

作為全球最重要和最早出現的一類生物藥物,重組蛋白類藥物近年來在我國增長非常迅猛,年復合增長率超過20%,高于全球平均水平,已經打破了過去進口產品長期壟斷國內市場的局面。

全球金融危機加劇,讓創投機構在中國的腳步變得格外謹慎。但資深投行顧問羅百輝認為,生物制藥目前是世界制藥領域創新性最強、市場份額增長最快的一類藥物。他表示,在“十二五”時期,受益于政策扶持力度的加大,我國生物制藥行業前景看好。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