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時事

十八大后中國增長路徑面臨三大轉變

鉅亨網新聞中心


昨天,黨的十八屆一中全會選舉產生了新一屆中央領導機構,中國由此邁入一個新的歷史征程。十八大描繪了今後十年乃至更長時期的發展藍圖和發展道路,中國經濟增長路徑和結構將因此經歷深刻變化,以往的國家盈利模式也面臨新拐點。

數據顯示,2002年十六大以來,到2011年,扣除價格因素,中國G DP總量增長1.5倍,人均G DP增長1.4倍。十八大報告提出,確保到2020年實現國內生產總值和城鄉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根據測算,若要在十年中完成上述兩項目標,需要達到年均7.2%的增速。與過去十年10%的年均增速相比,看起來有些保守,但隨著中國經濟增長潛力的下移,這一目標實現起來並不輕松。


中國能長期持續高增長,主要得益於三大紅利:要素紅利、改革紅利和全球化紅利。這三大紅利支撐了中國黃金發展30年。然而,在改革開放30多年后的今天,制度變革、要素投入、全球化、人口紅利所提供的長期增長動力都在衰減,主要依靠低成本刺激的出口超高速增長逐漸回歸常態,以大量增加資源資金投入維持的粗放型增長模式已走到盡頭。尤其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2010年歐債危機及其引發的全球經濟變局,助推全球經濟步入全面深刻調整的新時期,各類國家不同程度地面臨以深化調整來促進發展的艱巨任務。中國也不能不重新審視和調整未來增長之路,進入一個增長格局不斷轉換的新時期。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