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基金

如何成為綠色新世界的贏家

鉅亨網新聞中心


近期美、歐、亞許多國家正籠罩在數十年來最嚴重的暴風雪之中,極寒的天氣除了推升能源與農產品價格明顯走高外,也再次提醒人們,全球正面臨氣候變遷(Climate Change)的威脅。近年來,各國開始努力發展綠色經濟以將危機化為轉機,國際能源署(IEA)預估若要使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濃度控制在安全範圍內,2030 年前,全球需投入高達10.5 兆美元資金於綠色經濟相關投資支出,其背後龐大的商機與投資機會已是不言可喻。

關注各國政策–去年底在哥本哈根舉行的氣候變遷大會中,全球並未簽署具法律約束性協議,不過全球仍達成減排的共識,在攜手對抗氣候變遷上算是邁出重要第一步。幾乎所有國家近年來皆積極推出相關政策,除了歐洲與日本外,中國與美國(全球最大碳排放國)已各自訂出期望的減排目標與綠色經濟政策,預計今年上半年,美國將完成氣候變遷法案立法,此對於全球課徵碳稅、建立碳排上限與碳交易(Cap and Trade)將有指標性意義。


找尋產業投資機會–綠色經濟涵蓋的產業非常廣泛,大致可分為節能產業(Energy Saving)、綠能產業(Clean Energy)與其他環保相關產業三大類,若以現有的主要產業來看,牽涉的除了能源產業之外,還包括科技、建築、運輸、傳統製造、公用事業、甚至金融等產業。若根據氣候變遷議題專家-古德的看法,在全球邁向綠色經濟途中,將有10 個產業特別具備發展前景,包括:風力發電、太陽能發電、潮汐洋流發電、汽電共生、節能住宅、電動車、生質燃料、碳捕集、生物炭、碳匯等。

留意企業眼前挑戰–除了各種投資商機外,所有企業也必須留意氣候變遷議題對企業獲利的負面影響。如果各國採取更環保的政策,則高碳排放量的產業將受到較大衝擊(如公用事業、能源、科技業等),張忠謀在去年底便提到,未來幾年國內企業會將面臨三大挑戰,其中之一是環保議題會增加企業營運成本(如課徵碳稅、限制碳排量、提高環保標準等)。

掌握各國競爭地位–在邁向綠色經濟之路上,科技將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因此傳統科技強國在全球綠色經濟競爭版圖中已佔據絕佳優勢,如美國、日本、德國、台灣、韓國等,而擁有龐大市場與低成本優勢的中國也不容小覷。就個別廠商競爭力而言,掌握技術、市場、速度與彈性則是影響關鍵,近年來許多企業跨入綠色經濟領域的策略,除了增加相關研發支出外,也透過併購來快速取得關鍵資源。綜上所述,投資人若能仔細觀察綠色經濟發展趨勢,並分析各國政策與企業競爭力差異,將有機會成為綠色新世界的贏家。

*****************************************************************************

【摩根富林明投信 摩根富林明證券 摩根富林明投顧 獨立經營管理】

「摩根富林明」為J.P. Morgan Asset Management於台灣事業體之行銷名稱。摩根富林明所作任何投資意見與市場分析結果,係依據資料製作當時情況進行判斷,惟可能因市場變化而更動,投資標的之價格與收益亦將隨時變動。基金經金管會核准或同意生效,惟不表示絕無風險。基金經理公司以往之經理績效不保證基金之最低投資收益,亦不必然為未來績效表現;基金經理公司除盡善良管理人之注意義務外,不負責本基金之盈虧,亦不保證最低之收益。此外,匯率走勢亦可能影響所投資之海外資產而使資產價值變動。另,內容如涉新興市場之部分,因其波動性與風險程度可能較高,且其政治與經濟情勢穩定度亦可能低於已開發國家,而使資產價值受不同程度影響,投資人申購前應詳閱基金公開說明書。有關基金應負擔之費用(含分銷費用)已揭露於基金之公開說明書或投資人須知,本公司及銷售機構均備有公開說明書(或中譯本)或投資人須知,投資人亦可至境外基金資訊觀測站或公開資訊觀測站查詢。

本文提及之經濟走勢預測不必然代表本基金之績效,本基金投資風險請詳閱基金公開說明書。

依相關法令規定,基金若有投資大陸地區證券市場有價證券,不得超過該基金淨資產價值之10%,投資香港地區紅籌股及H股則無限制。故相關基金並非完全投資在大陸地區有價證券,投資人亦需留意中國市場特定政治、經濟與市場等投資風險。

本公司自當盡力提供正確的資訊,但文中之數據、預測或意見可能有脫漏、錯誤或因環境變化而有變更,本公司與其關係企業及各該董事、監察人、受僱人,對此不負任何法律責任。投資人如欲進行投資,應自行判斷投資標的、投資風險,承擔投資損益結果,不應將本資料引為投資之唯一依據。

摩根富林明網站為摩根資產管理在台灣之入口網站:國內基金交易服務由摩根富林明投信提供;境外基金交易服務由摩根富林明證券提供;投資理財相關資訊服務由摩根富林明投顧提供。

本網站內容之所有權利為摩根資產管理所有,任何人未經同意,不得為任何重製、轉載、散布、改作等侵害智慧財產權或其他權利之行為,並不得將網站全部或部分內容轉載於任何形式媒體。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