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點追擊】嘉盛控股股價個半月飆九倍,鐘馨稼還創造多少神話?
鉅亨網新聞中心
自12月23日宣布「華麗」轉型,收購中聚雷天進軍炙手可熱的新能源業務後,嘉盛控股(00729-HK)由0.265港元起步發力,至今日盤中創下0.98港元的6年新高,不足三周,股價累計飆升2.7倍,倘若以春江鴨提前入貨的0.1港元水位計,一個半月升幅更為近9倍的驚人水平,上演了一場脫疆狂奔好戲。這也是繼去年下半年大動作“征戰”大江南北後,“雷天之父”鐘馨稼創造的又一資本市場神話。
鮮為人知的雷天能源和鐘馨稼,憑著去年8月份河北唐山一筆300億的新能源汽車投資項目而一夜之間名聲鵲起,加上於安徽池州和長春的項目,這家基地在深圳寶安公明的鋰離子動力電池生產商及鐘馨稼這個奇人,突然成為了鋰電池行業研發的先驅和媒體爭相報道的主角,同時也將自己推上了爭議的風尖浪口。畢竟,原先默默無聞的雷天能源,究竟何以有如此之大的“底氣”和“魄力”,短期內累計投資400多億發展電動車項目?
特別需關注的是,嘉盛此前與鐘馨稼簽訂的也只是無法律約束力的收購協議書,收購建議也有可能不會進行;同時27.5億的收購作價,更相當於嘉盛控股公告重大交易前市值的5.67倍。而擬收購的電池業務亦為偏向中下游的產品生產推廣及銷售方向。雖嘉盛擁有著在有效期內徹底購買知識產權許可下所有知識產權的行使權利,但畢竟上游設計及研發領域才是長遠生命線,僅依靠供應協議來保證電池產品的支持,始終未是最為完美的根本之策。
與股價火熱境況迥異的是,對11月底因辭任而被取消了購股權(各有9152萬股認購權,行權價0.129港元每股)的兩位副總裁級高管而言,數日之差就令其兩人各有近8000萬港元本應到手之財富化為泡影。同時於去年12月初以0.09港元低價配售所持大部分股份的AMCF及耀成控股來說,過早的減持亦令其付出了少收近1.63億港元的沉重代價。
更多精彩內容,請登陸財華中國網 (http://www.caihuanet.com) 或財華香港網 (http://www.finet.hk)
FINT[PFSTBMX,HOTS]
X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