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台股

Semi50全球半導體成份股 剔除力晶 增加晶電、南科、旺宏

鉅亨網記者陳慧琳 台北


犇華全球半導體五十指數(Semi50)為犇華投信與標準普爾合作編製,昨(11)日公佈2010年指數成份股,總計剔除及新增了 6檔成份股,其中,台灣計減少力晶(Powership) 1檔,增加晶電、南科及旺宏等 3檔。


犇華投信與標準普爾合作編製的全球半導體50指數用自由流通在外股數計算市值前50大的半導體公司作為成份股,每年更動一次,其中包含美國、歐洲、日本、南韓與台灣主要半導體股票共50檔。

受金融風暴影響,犇華投信與標準普爾合作編製的全球半導體50指數中,在2010年的50檔成分股中,與2009年比較,計剔除及新增了 6檔成份股。其中剔除了美國 5檔,包括美高森(Microsemi),國際整流器(InternationalRectifier),積體設備(IDT),英特矽爾(Intersil),賽維太陽能(LDK),及台灣力晶(Powership) 1檔。

但新增了 6檔,包括台灣的晶電、南科及旺宏,日本的爾必達,德國最大的三五族半導體磊晶設備MOCVD製造商愛思強(Aixtron),及美國WLAN晶片大廠創銳訊(Atheros)。

成分股地區分佈-台灣比重由原先17.26%升至19.94%

2008年7月31日的當時Semi50五十檔成份股的總市值約為5060億美元,折合新台幣當時為15.5兆元,如2009年12月31日收盤價計算semi50的總市值約為4325億美元,折合新台幣約為13.85兆元,市值在一年內跌掉約1.65兆台幣

調整後semi50的成份股上市地區中,美國權值佔54.24%(29家),台灣19.94%(9家),南韓11.91(2家),歐洲7.84%(5家),日本6.07%(5家)。注意的是,與2008年相比,美國減少 2家,台灣增加 2家,其他地區成份股數則維持不變。

台灣成份股增至 9家,比重也自原來的約17.26%,升至19.94。美國則比重由57.76%下降至54.24%。犇華投信表示,台灣在此次金融風暴過後比重不減反增,也代表台灣的半導體產業實力再受到肯定。

[NT:PAGE=$]

2010年產業分佈–DRAM及IC設計比重增加

以2009年12月31日收盤價計算,全球主要DRAM製造商因開始轉虧為盈,加上市場預期今年DRAM可能供不應求,DRAM股價大幅反彈,因此DRAM公司權值佔犇華S&P全球半導體50指數由2009年的2.42%增加至5.13%。IC製造則由原來的52.36%略降至48.46%。晶圓代工(11.61%)及半導體設備(15.73%)持平;IC設計則略升,由14.88%調升為16.69%;IC封測略降,由3.43%降至2.38%。

犇華S&P全球半導體50指數與美國費城半導體指數相較

如以2002年6月28日為基準,基期指數皆定為1,000點,至2009年12月31日為止,犇華S&P全球半導體50指數為1122.21點,上漲12.22%,同期比較,受美國金融風暴及成份股全為美國半導體業影響,的美國費城半導體指數則為928.6083點,下跌幅度7.1392%。

全球半導體產業在經歷次貸事件及雷曼兄弟的金融風暴後,在2009年第二季開始已邁入復甦。受惠於記憶體產品回春及晶圓代工積極往下一世代先進製程演進.I-Supply及Gartner調降2009年半導體產業衰退值,各由原先的-20%及-17%,調整為–12%及-11%。

WSTS預測2010年全球半導體產業銷售值將成長12%。資本支出方面,國際半導體設備材料產業協會(SEMI)公布最新半導體設備資本支出報告,2010年及2011年全球新增半導體設備市場將出現強勁反彈,預計2010年將成長53%,2011年將再成長28%。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