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行業

彩電業利潤下滑 兩岸欲攜手化解困局

鉅亨網新聞中心


彩電價格戰從8月底發起,至今已有愈演愈烈之勢。銷售價每降1元,廠商的利潤就少1元,但面對國外廠商發起的價格戰,國內彩電廠商又不得不應對。今年骨干彩電企業的中報顯示,業績遠沒有達到年初的預期,利潤率持續走低,個別企業甚至出現了虧損。不過,對于未來的市場競爭,大陸彩電整機廠商通過自建LED(發光二極管)模組、芯片工廠,聯手我國臺灣面板廠商形成共御風險聯盟,以渡艱難時期。

促銷力度減弱

在近日都市報中的國美、蘇寧、大中整版促銷廣告中,國內彩電企業的宣傳力度大不如前。“這是前幾天公布的彩電業中報效益不佳導致的。”中怡康時代市場研究公司市場總監彭煜告訴《中國電子報》記者。由于先前對市場預期過高,國內彩電廠商普遍遭遇了利潤危機。

以TCL為例,多媒體產業銷售收入為107.42億元,占比47.37%,同比增長6.98%。然而其凈利潤卻虧損2.93億元,未能達到預期的目標。四川長虹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186.12億元,同比增長40.18%,而凈利潤只有4063萬元,僅2.18%的占比暴露出贏利能力的薄弱。


“TCL今年確實沒做好。”李東生直言TCL在互聯網電視和LED背光電視的戰略抉擇上判斷錯誤。李東生承認,去年年底在做產品規劃時TCL只規劃了一條面對高端市場的LED背光液晶生產線,后來LED背光模組價格下降幅度超出了TCL的預料。

導致國內彩電企業陷于被動的消息不僅于此。由于液晶面板的供需進入周期性調整階段,不僅傳統CCFL(冷陰極熒光燈管)價格下降很快,而且時下熱銷的LED液晶面板的價格也快速下降。

調研公司DisplaySearch的統計數據顯示,2010年第二季度有將近950萬臺液晶電視采用LED發光源,出貨量市場占有率達18%。DisplaySearch大中華區副總裁謝勤益告訴《中國電子報》記者,面板廠商對LED面板的出貨非常樂觀,他們計劃在今年第四季度將液晶電視用LED面板的市場滲透率提升到40%。在這種背景下,LED面板的價格也將出現快速下滑。

從競爭對手來看,一向在節假日市場有優異表現的外企一直在緊逼國內彩電企業。記者了解到,目前日韓品牌32英寸液晶電視普遍降到3000元以內,中高檔電視機機型在這次價格戰中也大幅降價促銷。

更新換代之痛

銷售價每降1元,廠商的利潤就少1元。從8月底開始小范圍啟動的彩電價格戰已經愈演愈烈,國美、蘇寧、大中等主流渠道商一波一波地降價促銷宣傳,讓消費者提前感受到了國慶市場“激戰”的氣氛。

記者獲悉,今年第二季度以來,以三星、LG、索尼、松下、夏普等日韓企業為首的日韓品牌,率先在國內市場拋出降價“橄欖枝”,這不禁讓整個市場沸騰起來。雖然外企方面表示,降價屬于正常調整,是為沖擊旺季作積極準備。但市場一致的理解是:價格戰來了,而且是在LED電視市場。

近日,夏普商貿(中國)董事長菅野信行表示,夏普計劃將其在中國液晶電視市場的份額提升到10%以上。

索尼(中國)有限公司總裁永田晴康也表示,索尼有信心在中國市場完成銷量增長100%的目標。這其中,基本上都是LED液晶電視。

國慶黃金周越來越近,國內廠商的壓力也越來也大。此時它們一方面要應付日韓廠商在LED電視市場發動的價格戰,另一方面又要應對傳統CCFL液晶電視的巨大庫存。

8、9月份,國內彩電企業普遍遭遇轉型升級之痛。康佳多媒體營銷事業部市場部總經理黃心仲告訴《中國電子報》記者,目前康佳基本完成了對CCFL液晶電視的庫存處理,目前正全身心備戰LED電視市場。記者了解到,剛剛換帥的TCL多媒體也基本完成了對CCFL液晶電視的處理。

就連先前一直鎖定LED電視市場的海信、創維也感受到來自日韓品牌集體降價搶市場的壓力。創維集團副總裁楊東文告訴記者,液晶電視進入中國市場5年后,其在2009年的增長達到高峰,國內外彩電廠商都在可控的成本范圍內體現價格優勢,然而愈演愈烈的價格戰使廠商不得不重新尋找新的利潤增長點。

兩岸欲攜手化解困局

意識到問題的中國大陸彩電企業在兩個月前,由中國電子視像行業協會組團前往臺灣,參加“海峽兩岸平板顯示產業合作研討會”,并期望與臺灣面板廠商達成采購“三成LED液晶面板”的協議。

由于日韓品牌如三星、LG、索尼等早在2009年就與LED電視用芯片廠商簽訂了優先供貨協議,面板廠商的芯片供給并不足。

不過,近日有好消息傳來。“前兩個月LED芯片危機隨著上游廠商加大量產已經緩解了。從8月下旬臺灣面板廠商積極擴產來看,國慶市場LED液晶面板的供應是充足的。”謝勤益說。

記者獲悉,國慶節休假期間,LED面板出貨量有望達到整體出貨量的五成。在此背景下,國內整機企業也對國慶市場增添了信心。

“不僅在LED電視市場,在下一代產品3D電視市場我們也將加強與大陸整機企業合作。”友達光電全球業務執行副總經理彭雙浪告訴《中國電子報》記者。

與此同時,海信、清華同方等國內企業也在積極尋求LED上游市場的突破。同方股份有限公司多媒體產業本部副總經理王向東告訴《中國電子報》記者,清華同方是我國彩電行業首家掌握外延片、芯片等LED產業核心關鍵技術的企業,同時也是在全球繼三星之后,第二家實現LED背光源模組規模化生產的企業。隨著在北京、沈陽、南通先后建成芯片基地、LED背光源模組基地、高亮度LED產業基地,清華同方已經完成了LED產業的戰略布局。

“下一步大陸彩電業要考慮的是在LED電視市場如何與臺灣面板廠商展開戰略性合作。”中國電子視像行業協會副秘書長郝亞斌告訴《中國電子報》記者,“不僅要達成優先采購的協議,而且需要在電視未來戰略中雙方共同籌劃,形成戰略聯盟。”

記者獲悉,大陸整機廠商和臺灣面板廠商聯手后,下一步有望和芯片廠商展開談判,更有望在3D市場復制三星提前布局LED芯片市場的戰略經驗。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