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國際股

上市險企積極應對償付能力下滑

鉅亨網新聞中心


從近期發布的半年報中可以看到,A股市場上三大上市保險公司保費和利潤大漲,償付能力卻出現了明顯下降。

談到償付能力出現明顯下降的原因,中國人壽(601628)和中國平安(601318)都提到了業務快速增長和資本市場走勢低迷。中國人壽副總裁劉家德認為,公司正常業務的快速發展占用了資本金,從而影響到償付能力出現大幅下降。同時,上半年資本市場出現劇烈變化,特別是前一時期的持續性下跌,導致了中國人壽以公允價值計量的資產價值出現下降。此外,今年上半年中國人壽對2009年度股東實行分紅派息,額度將近200億元人民幣,也對實際償付能力帶來較大影響。

中國平安也表示,上半年保險和銀行的業績快速增長,使得“最低資本”增加了;資本市場疲軟,給平安的資產市價帶來波動;深發展銀行現在也納入平安集團整體償付能力的編報范圍,而深發展按照其資本充足率算出的償付能力充足率,低于平安原來的償付能力充足率水平。

很明顯,如果除去公司自身的特別原因,對于一般保險公司來說,業務迅速發展的同時注冊資本金沒有及時提高,是導致償付能力充足率下降的直接原因。進一步分析,中國保險業的保費增長速度高于其盈利能力,快速增長的規模效應為企業帶來發展速度的同時,也給公司的償付能力帶來很大的壓力和挑戰。而且,很多保險公司的盈利來自于投資利潤,而不是承保利潤,使得保險公司對資本市場的依賴程度增加,這樣的增長模式容易導致償付能力的不穩定,甚至出現下滑。


為了維持保險公司正常的償付能力,保監會將保險公司分為三類:償付能力充足率低于100%的為不足類公司,100%至150%的為充足Ⅰ類公司,高于150%的則為充足Ⅱ類公司。償付能力不足類的保險公司,其經營的業務將受到限制;償付能力充足Ⅰ類的公司,則需提交和實施預防償付能力不足的計劃。

今年以來,保監會進一步加大了分類監管的力度,并表示,對償付能力不達標的企業,將依規停業務、關機構,堅決嚴肅查處。

對于像中國人壽、中國平安這樣國內數一數二的大型保險公司,雖然上半年償付能力充足率出現了明顯下滑,但依然保持在200%的安全地帶。然而,兩家公司對此沒有掉以輕心,都不約而同地表示,盡管償付能力會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但公司內部必須強化對償付能力的監控。具體而言,從業務發展角度,可以由產品結構入手,針對不同產品對資本金占用的差異,將結構進行定量調整,以最大限度地節約資本消耗,保持相對充裕的償付能力水平;從投資和資產管理角度來講,上市保險公司則應該考慮進一步優化和調整資產結構,最大幅度地提升認可資產的比例,以此提升償付能力水平。

增強償付能力的途徑基本上有兩類:一類是通過增資的方式;另一類是采用債務工具擴大融資。

為滿足發展需要,保險公司積極通過各種途徑來提升償付能力。國內財產險行業巨頭——人保財險和平安產險都于近期陸續實施規模龐大的發債計劃。在香港H股上市的人保財險,于6月份完成60億元發債計劃,今年上半年的償付能力充足率達到117%。人保財險執行副總裁郭生臣9月13日進一步表示,當前人保財險將通過提高資本金的內生機制,尤其是承保利潤來進一步充實償付能力。數據顯示,截至8月底,人保財險的償付能力充足率已提高至125%。

平安產險在完成增資20億元的基礎上,再次宣布將于近期發行保險公司次級債,按保監會批復,其發債規模不超過25億元。而發債的主要原因在于,公司業務發展勢頭迅猛,導致保費收入增速持續飆升。此次發債,在于提升平安產險的償付能力,為未來業務的健康、可持續發展提供更加堅實的基礎和保障。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