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行業

主動介入國際評級改革

鉅亨網新聞中心


金融危機爆發以來,國際社會對改革標準普爾、穆迪和惠譽三大信用評級機構的呼聲不絕于耳。7月21日,美國《金融監管改革法》最終得以通過,對評級行業做出了溫和而平衡的改革,主要包括加強對評級機構的監管,要求評級機構承擔更多的責任,特定情況下投資者可起訴評級機構等方面,可以視為全球評級機構監管改革的階段性成果。

但是,回顧危機以來美國關于信用評級改革整個歷程和若干爭論焦點可以看出,美國的評級改革有“虎頭蛇尾”之嫌。例如,改革之前,評級機構由發行者付費的經營模式最為人所詬病,因為它普遍被認為是造成評級機構利益沖突的根源,但此次改革卻并未觸及這一經營模式,只是表明由SEC對此進行為期兩年的研究以尋找解決方案。發行人付費經營模式是評級機構持續獲取穩定的壟斷收益的絕對保證,因此政府不改變發行人付費的經營模式也就不會對評級機構的經營帶來太大變革,這符合三大機構的利益。因此,當該法案草案獲參眾兩院認可后,穆迪大漲6.84%,為六月份最高漲幅。

美國政府顯然試圖在強化市場監管與保持市場活力之間尋找一個平衡,維護市場適度的自由和創新空間,盡量以妥協的結果確保三大評級機構在評級領域的國際地位和影響力,繼續為美國的絕對金融霸主地位保駕護航。在危機中目睹了信用評級機構所作所為的世界其他各國顯然不會就此“罷手”,而是紛紛采取措施捍衛自身的評級主權。一是制定評級監管的專門法規。歐盟、日本、印度和巴西等國家和地區已經立法或考慮立法加強監管。俄羅斯國家杜馬表示,正在加緊制定一部關于監控國際信用評級機構活動的法律。二是設立專門的評級監管機構。歐盟要求各成員國在2010年6月7日前必須設立或指定專門機構負責對信用評級機構進行監管,并明確了監管當局的權利以及可以采取的監管措施。日本也表示正在考慮建立對評級機構的監管框架。三是加強對評級機構的準入監管。歐盟要求在歐盟區內從事信用評級的所有評級機構必須在歐盟內設有分支機構并進行資格認證審核。印度今年5月發布規定要求所有在印度從事評級業務的評級機構必須在監管部門注冊。四是設立和扶持本土信用評級機構。今年5月,德國總理默克爾和法國總統薩科齊發表聯名信,建議成立歐洲自主的信用評級機構,以免受制于傳統的三大評級機構。6月,歐盟內部市場委員會專員巴尼爾(Michel Barnier)重申需要建立一個新的歐洲信用評級機構以減少對美國三大評級機構的依賴。俄羅斯總理普京在2009年初也呼吁建立本土信用評級機構。

對于中國來說,遭遇國際評級機構的偏見由來已久。三大評級機構在對新興市場國家進行評級時,往往以西方政治法律制度作為標準進行政治風險或制度實力評價,以私有化、自由化和對外開放程度作為依據進行經濟結構和經濟前景評價。而且想當然地認為“新興市場經濟國家的政策會存在較大的隨意性”,并據此認為新興市場國家較發達國家波動更為劇烈,因而,在評級時較為保守,傾向于給予偏低的評級。所以,雖然我國經濟增長領先全球,政府財政赤字和總債務控制在較低水平,擁有全球最多的外匯儲備,但是我國的主權債務評級迄今仍只被“三大”評定為A+/A1級別,遠低于美國、日本(均為AAA級)等發達國家。由于按慣例企業的信用評級不能高于所在國的主權評級,因此,所有中資企業可獲得的最高長期信用評級只能是A+。


應該承認,在現實情況下,徹底廢除現行評級制度是做不到的。但是,考慮到“三大”在國際金融市場上驚人的話語權和影響力,對于經濟國際化程度日益提高的我國來說是十分被動和不利的,因此有必要積極關注國際評級體系改革動向,完善評級機構監管框架,主動介入國際評級體系改革,積極扶持國內評級機構發展,推進建設一個獨立、客觀、公正的全球評級體系。

一是大力推動我國金融市場國際化。有金融市場的國際地位,才有評級的國際話語權。只有將我國金融市場建設成為公開、開放、高效、公平、有競爭力的國際化金融市場,才能帶動我國自有標準和規則的輸出,以及包括評級機構、投行在內的各類本土機構的自然而然國際化。評級的國際話語權與金融市場的國際地位是“毛”與“皮”的關系。

二是主動介入國際評級改革。我國政府應該利用危機之后三大評級機構地位動搖的時機,在各種國際組織和論壇推動主權評級的多元化,特別是推動超主權機構發起設立評級機構,以減低美國三大評級機構因寡頭壟斷而超出合理范圍的影響力,爭取評級的話語權。

二是完善我國評級機構的監管框架。評級制度是現代金融的重要分支,應合理規范評級制度,充分協調評級行業利益,正確引導評級機構發展方向。與此同時,也要尊重評級機構的獨立性、公正性和準確性。除了加強對評級機構的行政監管之外,要加快實施評級機構的自律管理,以提高評級行業的公信力。

四是積極支持國內評級機構發展。通過制度和市場機制建設,營造有利于評級機構成長的環境,培育出質素高、競爭力強的本土評級機構,并通過讓其獲得歐美國家權威認證來證明自身實力,贏得公信力。有關部門應積極扶持、鼓勵中國評級機構參與香港人民幣債券市場業務,并以此為突破口擴大在海外債券發行中的業務,該市場的巨大吸引力將使越來越多的國外投資機構和企業使用中國評級機構和評級標準,幫助我國評級機構和我國評級標準走向國際邁出堅實的一步。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