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紫光「三星化」壯大:企業合作找龍頭 人才招募選精英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5-10-06 12:05
紫光集團官網
中國半導體研究機構芯謀研究 (ICwise) 4 日在《微博》放話,「這兩天半導體產業會有重大新聞」,5 日正式發文,表示台灣南亞科總經理高啟全將離職,加入中國紫光集團,負責半導體儲存業務。消息一出,果然在台灣帶來震撼。外界也好奇,近來動作頻頻的紫光集團,究竟有什麼背景與能耐,在半導體行業到處「興風作浪」?
■紫光發展簡歷
依紫光集團官網簡介,紫光的前身是中國清華大學在 1988 年所成立的科技開發公司,並在 1993 年改組為清華紫光 (集團) 總公司,2005 年起多次改制,至 2010 年正式確立,清華控股持股 51%,民營企業健坤集團持股49%,為市場化機制的國有控股企業。
不過,紫光成為全球矚目的企業,來自 2013 年12 月之後的大動作,他們先後收購了展訊通信、銳迪科微電子,強勢進軍半導體晶片。而更令人驚訝的,在 2014 年 9 月,英特爾公司決定投資紫光集團 90 億元人民幣,雙方聯合開發基於英特爾架構和通信技術的手機,此舉也讓台灣聯發科感受到「紅潮」的威脅。
紫光多方面的野心,在 2015 年大動作展現,他們先和中國投資基金達成 300 億元人民幣的合作意向,今年 5 月,下屬子公司紫光股份收購,惠普公司旗下「新華三」51%股權,相當於包攬惠普的中國業務,上個月底,他們豪灑 38 億美元,取得美國硬碟製造商 Western Digital Corp. (WDC-US, WDC) 15% 股權,成為最大股東。
但這些是已經實現的業務,最令人介意而還在醞釀中的「A 計畫」,是今年 7 月所傳出,紫光要以 230 億美元,收購美國晶片巨頭美光科技。這項收購還未成功,但目前看來仍在進行中。
■朝「中國三星」發展
這種迅速而猛爆的擴充計畫,猶如想將自己打造成「中國三星」。整個發展的轉折,就在去年英特爾的強大注資。業界認為,對英特爾來說,他們在中國的發展處處碰壁,還遭受到「反壟斷」調查,透過這次結盟,去阻這層阻力之外,也能借力中國官方及民間人才。對中國政府來說,這正是扶植龍頭企業的方式,與政策發展一致。
這次的結盟,當時外界關注的是紫光與聯發科及高通的競爭。據 Strategy Analytics 統計,2014 年第 1 季,高通、聯發科及展訊的市占,分別為66%、15%及 5%,英特爾及展訊聯手之後,市占率接近 10%,拉近與聯發科的差距。
而今年以來的動作,看得出紫光的野心並不只於此,檯面上最重大的計畫,就是收購美光科技。(接下頁)
[NT:PAGE=$]
美光科技是美國現有的幾家領先半導體儲存及影像產品製造商,主要生產 DRAM、NAND 快閃記憶體和 CMOS影像感測器等產品,根據國外媒體報導,分析師對雙方的聯手並不樂觀,一方面紫光的出價不高,另外,美光的技術及產品也涉及國家安全領域,美國政府很可能駁回。
芯謀研究首席分析師顧文軍認為,價格不是最大的問題,難處還是美國政府的批准。美國對中國的高科技出口管制比較嚴,獲准的可能性相對更低。
紫光集團董事長趙偉國 7-8 月突訪美國,除了前往美光科技之外,還拜訪了數位美國參議員。據《第一財經日報》報導,趙偉國最重要的目的在於澄清,紫光並不是一家由政府控制的公司—首先有紫光的推動,再有政府的支持,他個人也沒有政府背景。清華紫光是一家以市場為導向的公司,他們的決策都是基於業務需要而制定的,希望藉此緩解美方的疑慮。
■試圖兼顧理想與現實
在「A計畫」受阻情況下,紫光並未停止腳步。據報導,紫光集團旗下子公司展訊有意來台設立分公司,日前並遞件投審會,但展訊跟台灣晶片產業高度重疊,且目前未開放陸資IC設計公司來台投資,因此經濟部投審會8月底就否決該案。
而最新的收購 WD 案,則被視為兼顧現實的戰略。芯謀研究顧文軍形容,和美光的緋聞是「投石問路」,摸石頭過河;而入股西部數據則是「戰略融合戰術,雄心考慮現實。紫光創芯開始將理想落地,夢想照進現實」。
也就是說,紫光入股 WD,看重的絕不只是硬碟技術。更重要的,是 WD 近年來專注發展,技術高速成長的 NAND Flash 及 SSD 相關儲存設備,更像是紫光看重的部分。
據 DRAMeXchange 研究協理楊文得表示,由於 NAND Flash產業除了Flash晶片生產外,儲存設備所衍生的產品應用、系統整合、軟體/韌體/硬體、控制晶片等眾多項目也是不可缺少的發展關鍵因素。在中國半導體業積極往記憶體的領域邁進同時,NAND Flash晶片、產品供應商也將成為中國佈局儲存裝置中的重點發展項目,因此清華紫光入股WD的投資案極具有指標性意義。
芯謀研究評論高啟全跳槽一事認為,「企業合作找龍頭,人才招募選精英」已經成為紫光發展產業的原則。通過紫光的運作,先併購優質企業,後招募產業精英,可以看出紫光的合作思路-和每個領域裡面最優秀的企業合作,進入某個領域,再從全球招募優秀人才。原億陽通訊董事長任志軍、中國聯通于英濤,到高啟全,均是如此原則。
- 如何發揮多重資產策略的最大優勢?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延伸閱讀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