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法官之死或反轉美國大選 釀變相雙料公投
鉅亨網新聞中心
斯卡利亞 1936-2016 圖片來源:香港文匯報
被視為美國司法界保守派靈魂人物、美國最高法院法官斯卡利亞日前突然離世,終年79歲。最高法院裁決影響移民、勞工權益、家庭政策以至氣候變化等廣泛議題,有力左右美國國策,斯卡利亞的繼任人選備受關注。雖然總統歐巴馬有意提名繼任人選,但控制國會的共和黨堅持應等待新總統明年上任後才任命,使得本已如火如荼的總統選戰再開闢新戰場,可能令年底大選變成關乎美國行政及司法機關控制權的「雙料公投」。
香港《文匯報》綜合外電消息,美國最高法院現時有1名首席大法官及8名常任法官,其中首席大法官羅伯茨屬保守派,另外8人則有4人為自由派、4人為保守派。斯卡利亞1986年獲時任總統雷根任命,擔任最高法院法官至今,是9名法官中最資深。
最高法院法官由總統提名,再交由參議院投票通過,歐巴馬2009年及2010年曾任命2名法官,均是自由派。斯卡利亞去世後,保守派與自由派法官人數將打平,若新任法官為自由派,便會逆轉此前保守派的微弱優勢,可能影響法庭對槍械管制或墮胎等爭議政策的取向,加上目前正值總統大選的敏感時刻,民主、共和兩黨勢必圍繞繼任人選展開激烈角力。
共和黨籍參議院多數黨領袖麥康奈爾率先表態,斯卡利亞繼任人應由下任總統決定。由於麥康奈爾負責安排參院議程,意味新任法官的任命很可能延至歐巴馬卸任之後。民主黨民調專家梅爾曼表示,最高法院今年可能成為選舉關鍵議題,兩黨或以最高法院控制權為號召,呼籲支持者投票。
民主黨爭取盡快任命新法官,歐巴馬強調這是憲制責任,超出黨派分野,若法官席位懸空過久,可能破壞司法制度。他表明會在合適時間提名繼任人選,相信參院有足夠時間審議。民主黨初選參選人希拉蕊指,若最高法院由保守派控制,可能影響墮胎及投票權,促請盡快任命新法官,批評共和黨人企圖長期懸空斯卡利亞的席位,不尊重憲法;希拉蕊對手桑德斯亦促請參院履行憲制責任。
立場保守的共和黨總統參選人克魯茲警告,斯卡利亞的死將影響大選,並趁機攻擊黨內競爭對手川普,稱對方可能任命自由派法官,到時便能廢除全國對墮胎的管制,以至改變擁槍權利。曾協助參議員麥凱恩角逐2000年共和黨總統提名的施努爾指,克魯茲選戰期間一直打法院牌,形容斯卡利亞的死是他的「禮物」。
斯卡利亞突然離世,令美國最高法院未來數月在多宗爭議性的案件出現變數,或導致部分裁決傾向維持現狀。芝加哥大學法學教授哈克指,美國在未來一年多時間,可能面對高院無法就爭議性的全國議題一錘定音的局面。
高院4月會就白宮延遲遣返數百萬非法移民的計劃作裁決,該計劃是總統歐巴馬移民政策的重要組成部分,裁決將對總統權限產生深遠影響。此外,高院3月將審理一項德州墮胎法例的上訴,該法例要求墮胎診所及醫生須符合一定標準,10多個其他州份擬實施類似法例,高院裁決將有廣泛影響。
正進行聆訊的多宗案件亦出現變數,包括德克薩斯大學在收生時按學生種族分配的「平權措施」是否違憲,以及加州一宗有關公務員即使沒加入工會,是否仍應繳會費的案件,均備受外界關注。 (接下頁)
[NT:PAGE=$]
《文匯報》「環球點評」分析指出,美國最高法院法官斯卡利亞突然離世,可謂一石擊起千重浪,他留下的空缺不僅關係到最高法院內自由派與保守派的勢力平衡,更可能牽動美國社會未來數十年的意識形態之爭,可能成為美國政局分水嶺。
尼克森1969年就任美國總統以來,各任總統先後任命16名最高法院法官,其中12人由共和黨籍總統任命。不過,歐巴馬上台後,先後任命2名自由派法官,連同克林頓委任的2人,使自由派法官增至4人,影響力大增。
保守派的斯卡利亞離世後,最高法院內自由派及保守派將各佔4席,不過法官之間並非壁壘分明,關鍵時刻隨時「轉軚」,近年兩派人數相近,裁決變數因而上升。近年美國不少爭議裁決皆以5比4的票數通過,例如去年6月宣判同性婚姻全國合法,便是保守派法官肯尼迪轉為支持自由派;2010年5名保守派法官則連成一線,裁定廢除選舉政治獻金上限。
大法官屬終身制,每次任命影響可能長達20年以上;除了斯卡利亞,還有3名法官年齡高於75歲,若他們在未來數年離職,下任總統便可能有權任命多達4名大法官,對美國未來數十年走向影響舉足輕重,使兩黨對年底總統大選更不容有失。此外,現時最高法院審理的項目不少屬歐巴馬「政治遺產」,包括移民改革等爭議政策,亦是為何共和黨拒絕讓歐巴馬任命繼任人。
最高法院法官任命還要視乎參議院是否放行,參院上次通過少數黨總統的大法官任命已是1988年,當時共和黨籍的雷根在民主黨控制的參院否決首名人選後,轉為提名立場較溫和的肯尼迪才獲通過。參院今年底將改選1/3、共34個議席,當中24席屬共和黨,考慮到該黨目前較半數只多4席,稍有差池便可能斷送參院控制權,以及為法官任命把關的能力,隨時付上沉重代價。
斯卡利亞背景:
■1936年生於新澤西州特倫頓市,是意大利裔移民後代,曾在芝加哥大學任教法律,上任最高法院法官29年
■風趣幽默,因而與自由派法官卡根及金斯伯格關係良好,甚至會一同看歌劇及打獵
保守中堅:
■強烈反對槍械管制、墮胎及同性婚姻,亦反對總統歐巴馬的醫保方案
■傾向以「原旨主義」解讀憲法條文,優先考慮立法原意
■2008年高院審議禁槍令時,仔細考究美國憲法第二修正案的歷史源流,支持裁定禁槍令違憲,首席大法官羅伯茨更特別安排斯卡利亞撰寫判詞,讓他分析第二修正案的歷史,成為一時經典
爭議裁決:
■2000年總統大選,民主黨的戈爾與共和黨的布什鬥得激烈,斯卡利亞站在大多數法官一方,否決戈爾要求重點佛羅里達州選票
■去年6月高院裁定同性婚姻合法,反對判決的斯卡利亞直言失望,認為不應把5名法官的尺度,硬套於全美3.2億人民身上
政界哀悼:
■總統歐巴馬:法律知識出眾、思考敏捷,而且意見獨特,是非常重要的法律界人物
■高院首席大法官羅伯茨:深獲同事尊重及欣賞,他的辭世將是高院及美國的重大損失
潛在提名人物:
斯里尼瓦桑(印度裔,48歲)
■2013年5月獲參議院以97比0票通過,任命為哥倫比亞特區聯邦巡迴上訴法院法官,是美國史上首位印裔巡迴法院法官,獲兩黨支持,任內裁決沒引起任何爭議
傑奎琳.阮(越南裔,50歲)
■2012年5月獲參議院以91比3票通過,出任三藩市第9巡迴上訴法院法官,是聯邦上訴法院首位亞裔女法官
瓦福特(非洲裔,48歲)
■2011年獲總統奧巴馬提名,最終獲參議院以61比34票通過,出任三藩市第9巡迴上訴法院法官。曾擔任入境及死刑案件律師,曾受部分共和黨人質疑
凱莉(白人,51歲)
■曾任公設辯護人,獲參議院以96比0票確認任命,2013年4月起於第8巡迴上訴法院任職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