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期貨

四因素引發豆類回調 中長線基本面依然向好

鉅亨網新聞中心


受阿根廷作物擔憂支撐,周二CBOT大豆期貨再觸28個月高點,但漲幅減弱。3月大豆收盤1387美分/蒲,上漲2.4美分。國內大豆今日低開低走,大豆1109合約收4519,跌81點,1109豆粕收3385,跌41點;1109豆油收10386,跌230;菜油、棕櫚油也分別下跌214、166點。

分析認為,今日大豆走弱的主要受到以下原因影響:(一)外盤連創新高,需要調整,周二(28日)CBOT沖高回落,收出上影線,顯示盤面節前獲利了結壓力;(二)國內油脂連續走強,引發新調控政策擔憂。豆油近日連續走高,周二突破前高,創年內高點(1109合約10662元),前期高點在11月份政策密集調控時形成,引發市場對新的調控政策出臺的擔憂;(三)周邊商品市場,前期強勢領漲品種橡膠、棉花近日走弱,呈回落態勢;(四)受周末(25日)中國年內二次加息影響,股市連續兩個交易日走弱,這比較出乎市場預料,也打壓了商品市場多頭信心。


不過大豆自身基本面存在利多,對行情有支撐作用。目前阿根廷的干旱天氣繼續引發市場對其產量的擔憂,美國私人作物分析師28日下調阿根廷大豆產量預估至4800萬噸。如果2011年阿根廷大豆產量大幅下降,將使得全球的大豆供應再次趨緊。2010年最早對阿根廷大豆產量的預估值是5200萬噸,而因天氣干旱已降至4800萬噸,并有可能進一步下調至4300萬噸。

其他市場,馬盤棕油在產量憂慮下連續第七個交易日收盤上漲,并上觸33個月來高位。一方面2011年1月起印尼將毛棕櫚油出口關稅從目前的15%提高至20%。增加進口國棕櫚油進口成本。另一方面,馬來西亞和印尼的棕櫚油運輸因強降雨受阻礙,同時12月份馬來西亞棕櫚油產出可能會減少15%以上。 印尼和馬來西亞是世界第一、第二大棕櫚油生產國,占全球85%的產量。受此影響,國內今日棕櫚油走勢略好于豆油和菜油。

總體來看,目前外盤處于節假日氛圍中,預期CBOT最近走勢將趨于平靜。國內股票市場顯現弱勢,因臨近年底資金面有所收緊。豆類基本面依然向好,易漲難跌,中長線看好。但隨著連續上漲,政策風險顯現,短線宜多單離場觀望,等待更好的多單建倉機會。

(袁金金 實習撰稿)

免責聲明:本文所載資料僅供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世華財訊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若資料與原文有異,概以原文為準。
世華財訊資訊中心:editor@shihua.com.cn 電話:010-58022299轉235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