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板定位進一步明確,創投減持欲望強烈
鉅亨網新聞中心
隨著創業板上市公司數量達到百家,創業板平均市盈率亦大幅回落,從早期的逾百倍降至上周末的67倍,業內人士認為,當前創業板估值仍在高位,隨著創業板公司繼續擴容、創業板限售股大規模解禁以及嚴格的直接退市制度推出等因素影響下,創業板整體估值將繼續下探,從而平抑市場爆炒,回歸理性。
與此同時,運行8個月的創業板,也是定位不斷修正的歷程——“兩高六新”定位更加精準,非新型行業被剔除出局,而在企業盈利模式上,個別依賴單一大股東盈利的企業將成為絕版。據投行人士披露,符合新定位的創業板上市資源依然豐富,在新能源、新材料、節能環保等新型行業里中小企業成長很有活力。
單一客戶依賴導致業績下滑
“創業板開板僅僅8個多月,市場對其關注度很高,個別創業板公司的業績下滑問題、核心專利被舉報問題,都促使監管層不斷修正創業板定位。”一投行人士告訴記者。
對于個別創業板公司業績下滑問題,世紀證券分析師呂麗華認為,企業對單一大客戶的依賴是問題所在。她舉例,今年剛上市的一家公司,其中期業績就預計下滑70%,原因之一是其主要業務依賴國內三大電信運營商,而上半年,這三大客戶的投資額下降,從而導致了這家公司的訂單大幅下降,業績下滑。
前述創投人士告訴記者,依賴單一大客戶或幾個客戶,或其他持續盈利能力不強的企業,以后將不會通過上市審核,他們現在經手的軟件企業很多,但都沒有納入他們的考慮范圍。這些企業年利潤很高,基本在3000萬元以上,但這些企業訂單不穩定,持續經營能力不強,在創業板新的審核標準下將不會被通過,此外,普通軟件企業的競爭激烈,其行業前景也不被看好。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