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交所周三公布去年業績 純利料同比下降1%
鉅亨網新聞中心
據香港信報報道,港交所(388)本周三(29日)將公布全年業績,市場認為,期內大市成交金額未見突出,對業績不寄予厚望,估計純利按年下跌1%;至于人民幣業務,難以在短期內帶來盈利貢獻。
至今港交所的業績仍然很大程度視乎現貨市場的交投,去年每天平均成交金額697億元,按年輕微上升0.89%,與2007年880億元的歷史高峰還有一段距離,故即將公布的業績難為為市場帶來驚喜。
根據彭博預測,估計港交所去年純利50.93億元,按年下跌1.106%,每股純利約4.713元;瑞信和建銀國際比市場看得更淡,分別估計下跌5.2%和2%。
美銀美林予港交所「落后大市」的投資評級,預期2011至2013年的每股純利大致不變,各項新計劃需要多些時間才能帶來盈利貢獻。
市場對港交所的盈利預測與股價背道而馳,其股價曾于去年10月初跌至100.7元的兩年多低位,現在已回升43.5%。大和證券近日把港交所的目標價由147元上調至171.40元,原因是預期今年的平均成交金額將達800億元。
有市場人士不諱言,除了近日市場交投回升,投資者寄望人民幣國際化、與內地交易所合作,甚至可能收購倫敦金屬交易所(LME)等消息,能刺激港交所的收入。
建銀國際高級分析師余君峻表示,從營運的角度看,港交所為人民幣業務所做的準備工夫非常充足,惟未能帶動盈利增長。
中信證券國際近日予港交所「持有」的初始投資評級,認為之前投資者對港交所的人民幣概念未免過于樂觀,這種憧憬應告一段落。分析師解釋說,首先,本港人民幣存款對現貨市場成交金額的影響有很;第二,未能確定企業在港籌集人民幣后,如何匯回內地;第三,本港的人民幣產品距離規模效應(critical mass)仍有很長的路;第四,「人民幣合格境內機構投資者」(RQFII)的產品還未能上市,反映港交所難以受惠。
此外,港交所將于下周一(3月5日)實施第二階段延長交易時間,香港證券及期貨從業員工會昨天發起絕食抗議,批評措施影響從業員的生計。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