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香港消費者風險取向亞太第2 僅次於澳洲 中國排名第6
鉅亨網編輯查淑妝 台北綜合報導
據瑞士再保險調查發現,香港消費者的風險取向排名亞太第 2 高,僅次於澳洲,中國則排名第 6 。在中小企風險取向指數調查中則發現,香港風險取向排名第6 ,僅高於馬來西亞及印度,中國則排名第 2 。
香港《文匯報》報導,瑞士再保險於今年首季在亞太區 8 個市場訪問 3900 名人士,受訪者年齡介乎 20至 40 歲的消費者和中小企決策人,了解他們對風險所持態度。
瑞士再保險經濟研究及諮詢部亞太區主管黃碩輝表示,調查大部分都符合保險界對地區風險管理的共識。不過,在風險取向和經濟收入的關係上卻發現,已發展國家的消費者較發展中地區的人較願承擔風險,結果確令人意外,日本人的財務風險承擔指數更為區內之冠。
調查亦顯示, 76% 受訪者非常關注如何保障未來的財務狀況,只有 54% 表示有具體落實計劃,但港人只有 17% 受訪者表示願意使用專業財務策劃服務,比率為亞太最低。
同時,調查發現,自金融海嘯後,香港有 71% 的中小企會希望透過增加貸款令業務增長,當中 68% 香港企業以自然增長為主,只有 7% 的公司欲透過收購業務來壯大公司的業務。黃碩輝認為,調查顯示本地中小企於金融危機壓力下,依然沒有完全放棄業務發展的機會及意願。
近日爆發的豬流感 (甲型H1N1流感) ,該公司進行一項小型調查,訪問澳洲、中國、香港、新加坡共 400名 40 歲以下成年人對威脅的反應,結果發現香港有40% 受訪者表示會因應疫情爆發檢討保單的承保範圍及承保額。
調查同時發現,香港有最多受訪者 82% 認同今年感染傳染性疾病的可能性會較高;有 57% 表示會為應對大規模爆發傳染性疾病而做足準備;更有 80% 在流感爆發期間不會外出旅行,但相對而言,澳洲受訪者對甲型 H1N1 流感的反應較冷淡。黃碩輝指出,這可能與當時該區的感染個案較少有關。他又相信疫情可能會帶來新商機。
另外,保險業監理處最新數字顯示香港首季保險業務的投資相連產品跌逾 50% ,他指出,香港今年首季保險業有持續收縮的情況,主要因為保險業與經濟有密切的關係,而客戶亦將保單由著重投資轉為風險較低的傳統保單,尤以產險及人壽保險產品較受歡迎。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