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國際股

一季度三大保險投資收益大增之謎

鉅亨網新聞中心


中國人壽、中國平安、中國太保三大保險股亮出了各自的一季報,但是細分析個中成因,卻反映出各自不同的投資策略和財務處理手法。不過,三家公司至少在一個問題上會達成共識:投資壓力正日趨加大,保住較高的投資收益率水平,恐怕殊非易事。

投資業績增厚因素

三大保險股各自的季報顯示,中國人壽首季實現投資收益183.39億元,增幅為56.6%,中國平安總投資收益61.98億元,同比增長43.4%。中國太保實現投資收益53.22億元,同比增長64.5%。從總投資收益率來看,國壽為1.47%、太保為1.44%、平安為0.97%。從全投資收益率來看,國壽為0.93%、平安為0.99%、太保為0.77%。

在去年同期滬深300上漲38.0%、今年同期滬深300下跌6.4%的行情下,三大保險股的投資收益卻呈同比大增之勢,其中有何奧妙?基金分紅、債市上漲和釋放浮盈,是三家公司投資收益增加的主要原因。


國金證券分析師李偉奇認為,太保首季度投資收益大幅上升,源于其權益類資產分紅所致。中金公司分析師周光認為,國壽和太保都受益于大量的基金分紅,但平安投資收益率最低,則可能與其股票型基金投資較少有關。

由于保險公司的凈利潤只反映交易性金融資產的公允價值變動,而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反映在資本公積中,因此,出售更多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可實現浮盈。浮盈的釋放,是取得較高總投資收益率的“武器”。

季報數據顯示,國壽每股浮盈從0.73元降至0.59元,平安則從0.53元微升至0.55元,而太保每股浮盈從2009年底的0.12元,跌至一季末的-0.03元。

由于太保實現了較多的浮盈,在股市下跌的行情下,其可供出售的金融資產將出現較高的浮虧,一季度新增浮虧12.73億元,已差不多把去年底的10億元浮盈儲備耗盡,綜合收益總額同比大幅負增長。李偉奇對太保未來投資收益有所擔憂:如果未來股市進一步下跌,其當期投資收益可能將下降。國信證券分析師邵子欽則認為,太保首季累積了2.66億元浮虧,到二季度時將把此前的浮盈儲備悉數耗盡。

由于權益倉位較高,盡管首季中證全債指數上漲了2.1%,國壽的投資浮盈仍明顯減少。國泰君安分析師彭玉龍認為,國壽首季浮盈減少了38.6 億元(上年末有200多億元的浮盈),投資的賬面價值被市場侵蝕。

平安并不像它的同業那樣,出售較多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浮盈的手法,從而使得公司積累了1.51億元浮盈。海通證券分析師潘洪文認為,平安是三家上市保險公司中唯一浮盈增加的公司,而國壽和太保則分別新增浮虧38.62億元和12.73億元。

增減倉位更彈性

去年下半年開始,國壽不斷加大倉位,到年底時權益倉位已達15.31%,在三大保險股中最高。不過,從首季來看,國壽和太保都采取了減倉策略,而三大保險股中權益倉位最低的平安則逆勢增倉。

潘洪文認為,國壽首季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和交易性金融資產大幅下降,顯示出減倉策略。而交易性金融資產大幅變現,則反映其對市場較謹慎的判斷。邵子欽預計,國壽首季末時權益占比降至13%~14%。

平安首季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增加292億元,交易性金融資產則減少138 億元,后者的下降反映了其減少利潤表對A股市場波動的敏感性。貨幣資金和持有至到期金融資產分別大幅增加511億元和921億元,顯示出其對股市的謹慎態度。潘洪文認為,在A股近期大跌的行情下,最低的權益倉位使得平安抗風險能力最強。

中國太保一季度減倉4.94億元。該公司的交易性金融資產在一季度增加了2.88億元,但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則拋售了20.86億元。中國太保的定期存款和持有至到期金融資產分別大幅增加49億元和152億元,但貨幣資金減少4億元,反映了公司在資產配置方面更青睞債券。

如果說去年三大保險股以波段操作為主要操作手法,那么今年可能將更加重視個股和行業的選擇。據了解,低碳經濟、高科技、區域、能源、醫藥等“熱門”行業,成為保險機構重點考慮配置的股票。

投資壓力與日俱增

“中國人壽2010年直面投資壓力。”邵子欽提醒稱。其實整個保險業都能感受到投資壓力正在加大。國壽、平安都在季報中表示出對宏觀調控政策的調整變化、股市的波動,以及通脹預期等當前宏觀環境下投資和經營壓力加大的憂思。

隨著樓市新政的推出,以及京滬深渝四地擬試點開征房產稅等消息的傳出,房地產調控政策趨緊,對于房價將下跌的預期也似乎成為市場共識。作為保險機構重倉股之一的房產股,其漲跌更加牽動保險機構的神經。

房地產股的動向,或許只是股市動蕩的一個微小樣本。近期股指大跌,讓權益倉位高企的保險公司,選擇了減倉策略。據了解,從目前來看,保險公司權益類倉位水平維持在7%~8%,相比首季度末,已減少了2至3個百分點。

在股票收益率和債券利息收益率同時下降的形勢下,邵子欽認為,雖然中國人壽浮盈相對充裕、基金分紅可以彌補部分投資虧損,但從全年看,仍面臨較大配置壓力。

此外,由于基金分紅主要集中在3月和4月,周光認為,如果未來A股市場繼續下滑,中國人壽投資收益的同比增速將下降。

周光認為,二季度之后,債券市場極度偏緊的供求關系將明顯好轉,但由于目前保險機構的投資仍處于欠配的狀態,配置壓力仍然存在。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