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縮罩頂、銀行業心驚?星國CPI連15個月呈現年減
鉅亨網新聞中心
MoneyDJ新聞 2016-02-23 16:06:36 記者 賴宏昌 報導
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貿易和工業部(MTI)23日指出,自去年10月中旬以來全球油價下跌約三分之一、預估2016年仍將維持在低檔。官方將2016年新加坡消費者物價增幅預估區間自負0.5%至0.5%下修至負1.0%至0%;核心通膨預估區間維持在0.5-1.5%。
根據華爾街日報的調查,經濟學家原先預期星國1月CPI將年減0.7%。
新加坡海峽時報18日報導,星國1月非石油國內出口額(NODX;Non-Oil Domestic Exports)年減9.9%、降幅較去年12月的7.2%擴大2.7個百分點,連續第3個月呈現年減。星展銀行經濟學家Irvin Seah表示,NODX數據未來若持續趨疲、星國恐面臨經濟衰退的威脅。
Seah指出,中國是星國、南韓以及台灣的最大外銷市場。根據Seah的研究,星國銀行業去年12月放款萎縮1.2%、創2000年3月以來最差表現。
瑞士財經媒體《財經和經濟(Finanz und Wirtschaft)》1月22日報導,Zulauf資產管理公司總裁Felix Zulauf在受訪時指出,中國真正的經濟成長率接近2%,亞洲恐將爆發銀行業危機、屆時新加坡與香港將遭受重創。
中國生產者物價指數(PPI)已連續47個月呈現年減、創史上最長紀錄。物價跌跌不休令中國企業面臨經營難題、銀行業壞帳增加,同時也迫使人民銀行不得不進一步寬鬆。
《21世紀經濟報導》1月23日報導,全聯中小冶金企業商會原名譽會長趙喜子曾任國有重點大型企業監事會主席八年、專職負責「查鋼」。他在受訪時指出,中國恐將無法躲開「鋼鐵危機」。
中國人民銀行公布,2016年1月份中國銀行業新增貸款為人民幣2.51兆元、創歷史新高,較去年1月的1.45兆元大增73%、較去年底的5,978億元暴增319.9%。
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CBRC)公布,2015年第4季不良貸款餘額年增4,318億元(季增881億元)至1.2744兆元、年增幅高達51.2%。
英國金融時報去年10月報導,蘇格蘭皇家銀行歐洲總體信用研究主管Alberto Gallo指出,全球經濟可能正朝著通縮方向前進。
Gallo認為亞洲通縮的根源是供給過剩、無限期量化寬鬆(QE)只會讓問題更加惡化。天達(Investec)規則師Michael Power也指出,亞洲各國政府透過政策大幅壓低製造業的進入門檻、進而創造出「供給海嘯」。
*編者按:本文僅供參考之用,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如因相關建議招致損失,概與《精實財經媒體》、編者及作者無涉。
- 稅季理財術,掌握資本利得又能減少稅務負擔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