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時事

A股上漲銀行類基金收益有豐有欠

鉅亨網新聞中心 (來源:財匯資訊,摘自:證券時報)


隨著A股去年11月份以來逐步攀升,去年因浮虧備受指責的銀行類基金理財產品已經有部分開始回本,苦拿此類產品的投資者終於迎來了賺錢的一天,不過,也有部分類基金理財產品依然浮虧幅度超過30%。

去年A股大幅下挫之下,銀行發行的類基金理財產品普遍出現大幅浮虧,一些去年到期的類基金理財產品更是招來質疑聲一片,產品發行銀行大多選擇將產品展期,來為投資者爭取回本的機會。

隨著去年11月以來A股持續上漲,記者發現,目前不少類基金理財產品已經回本,包括一些展期的產品。不過2007年底2008年初發行的大部分類基金產品由於建倉時股指處於高位,目前依然沒有摘掉浮虧的「帽子」,有的甚至虧損幅度超過30%。

記者查閱各家銀行發行的類基金產品淨值發現,建行的利得盈股票基金雙重優先理財產品、光大銀行的同贏五號4、工行的2008年第3期理財產品等均已實現浮盈,其中工行、光大銀行的上述產品的浮動收益均超過20%。這3款產品的共同特點是成立時間相對較晚,成立時間分別為2008年4月、2008年5月、2008年3月,彼時A股已較2007年的高點跌去40%左右。


而銀行於2007年底或2008年初(A股處於高位)發行的類基金理財產品目前普遍仍未實現扭虧為盈,有的浮虧幅度仍然超過30%。如截至12月9日,招行的金選雙贏仍浮虧37.52%,招行的中投策略仍浮虧37.17%,華夏銀行創盈1號截至12月3日浮虧32%,扭虧之路仍然漫長。

僅從今年的表現來看,類基金產品普遍跑輸大盤。大部分類基金產品年初以來淨值增長了30%左右;表現較好的類基金產品淨值較年初增長幅度在50%左右,如招行的「招商精選」較年初增長了49.6%,光大銀行的同贏八號較年初增長了50.37%;表現較差的類基金理財產品較年初增長幅度不到20%。如招行的「中投策略」僅較年初增長17.11%。而上證綜指年初以來上漲了78.6%。

A股上揚也幫助去年因為到期虧損而展期的理財產品擺脫了虧損的成績單。如招行的「添富增利」今年5月已經實現淨值大於1,實現扭虧為盈,招行立即選擇提前終止了該款產品。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