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毅夫:探底風險仍存 "退出"需慎行
鉅亨網新聞中心
今年是中國和世界銀行合作30周年。作為第一位來自發展中國家的世行首席經濟學家,履職兩年多的世行高級副行長、首席經濟學家林毅夫近日接受記者專訪,就世界經濟是否會“二次探底”、中國“十二五”規劃應關注哪些重點、如何加快推進收入分配改革等熱點問題作出回答。
30年合作“最成功”
林毅夫表示,對世行來說,與中國的合作是一個最成功的合作案例。
世行和中國30年的合作伴隨了中國改革開放30年的進程,雙方都受益頗多。從雙方合作的重點看,早期主要是中國從世行引進資金貸款和國外先進管理經驗;中期以后,中國改革開放取得的成功經驗,對世行的工作發揮了巨大的推動作用。
“十二五”應更重質
對于我國正在制定的“十二五”規劃以及下一步中國和世行的合作重點,林毅夫表示,世行與中國合作的重點根據中國各發展階段的需求設定。中國正在制定“十二五”規劃,未來面臨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擴大內需,實現低碳發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等問題。世行是國際重要的發展機構,可以利用187個成員的龐大網絡,把國外優秀發展經驗引入中國。
林毅夫認為,中國“十二五”規劃應從注重速度轉向更注重質量。首先,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仍然是重點。中國以出口為導向的增長方式難以持續下去,這要求經濟增長從出口拉動轉變為內需為主。第二,全球氣候變化越來越受到國際重視。中國在未來發展中,必須著力實現從高碳經濟向低碳經濟轉變。第三,中國“十二五”規劃應從注重經濟增長速度轉向更加注重經濟增長質量,著力實現以人為本的目標。
對于中國社會熱切關注的加快收入分配改革,林毅夫表示,近年來,中國收入分配差距越來越大,加快推進收入分配改革,三個領域非常重要:金融領域、改革中財富轉移的不公、壟斷性行業。總的來說,這些問題都是改革過程中產生的,必須堅持市場經濟的方向,進一步深化改革來解決。
世行改革重平等
在世行改革方面,林毅夫表示,下一階段將繼續加強發展中國家的發言權和投票權。在世行和其他國際機構改革中,發展中國家和發達國家投票權的比例要爭取達到50∶50。
對于世界經濟形勢,林毅夫認為,雖然目前世界經濟“二次探底”并未發生,但風險一直存在。國際金融危機爆發之初,問題主要集中在金融領域;但到了后期,問題則主要體現在實體經濟部門。
林毅夫表示,對于世界經濟“二次探底”的風險,不可掉以輕心。刺激政策的退出,要謹慎從事,相機而行。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