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國際股

保險公司遭遇健康險"迷宮",第三方管理"苦中尋樂"

鉅亨網新聞中心 (來源:財匯資訊,摘自:第一財經日報)


自認為都「趕上趟」的湯子歐將自己所創立的一家名為「好人生國際健康產業集團」的辦公室放在了遠離市區的地方,而這一地區將來可能成為上海的「遊艇碼頭」。在潛力還沒有被充分發掘的時候,先來「占塊地」的想法,和他經營這家由軟銀中印基金參股的第三方健康管理公司的初衷如出一轍。

「第三方健康風險管理產業醞釀著680億元的市場需求,上下游業都開始盯著這塊大蛋糕。」湯子歐在接受CBN記者採訪時稱,但是由於受政策、市場培育程度、保險公司實際發展情況等因素影響,健康險業務在國內的發展並不理想,作為健康險下游的第三方健康風險管理產業更是在國內剛剛出現。

不過,湯子歐認為,這裡有一個「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的問題。換句話說,健康險行業的發展,的確可以帶動第三方健康風險管理產業的發展,但是反過來看,如果第三方健康風險管理產業發展起來了,能幫助保險公司解決很多問題,健康險公司也就能夠獲得比之前要好得多的市場環境,那麼也自然能夠獲得健康發展。「在競爭白熱化的保險市場中,健康保險成為各家公司吸引市場眼球的競爭重點;但是金融產品的同質化迫使保險公司逐漸將競爭重點轉向服務差異化和財務穩健方面。快捷、便利和貼心的服務是建立優秀的市場口碑的最好手段,而穩健的財務風格和嚴謹的風險控制是贏得客戶信任的最好方法。」

在創立這家國內首個健康風險管理服務機構之前,湯子歐曾在上海市醫療保險局和數家保險公司擔任過重要職位,因而更懂得商業健康險想獲得發展的難處,同時也更瞭解如何控制健康險的風險。「其實說起來也容易,健康險業務就是要控制住兩頭,一頭是控制住花錢的人,另一頭是讓投保人減少開銷,也就是『預防保健』的概念,但是真正操作起來,難度還是相當大的,即使社保也沒有完全解決這些問題。」湯子歐稱,也正是因為如此,從2007年初開始做第三方健康管理,給保險公司提供解決方案,而軟銀也正是看中了這一行業的未來,果斷地投入了數百萬美元,這也是軟銀目前在健康管理產業的唯一一筆投資。


目前在國內市場上,也出現了一批有外資背景的第三方健康管理機構,但在湯子歐看來,他們和自己的公司並不是競爭對手,而更多的是合作夥伴,因為大家本身就不是在一個「領域」內。「他們可能更傾向於做密集型業務,同時也試圖去控制濫用醫療的行為,但我們不會去參與這一工作,我們只做我們認為自己擅長的。」

CBN記者注意到,目前很多第三方健康管理公司都將「高端健康險產品」作為了切入口。對此,湯子歐認為,這一策略是相當正確的。「現在高端健康險產品每年的保費從5000地到3萬元不等,主打高端收入人群,在這類產品中加入健康風險管理等增值服務,客戶接受程度較高,另外一方面,高端收入人群發生逆選擇的可能性較低。」不過,湯子歐同時也指出,高端健康險也不應再被當成永遠的肥肉來吃。

在湯子歐看來,保險公司要在健康保險領域獲得很好的市場效果,除了產品設計之外,客戶最看重的就是服務。這種服務除了需要獲得直接客戶的滿意之外,還需要獲得分銷渠道的高度認同。「客戶目前需要的服務已經超過了保險公司通常的客戶服務範疇,擴展到醫療資源的整合、專業化的醫療過程管理和個性化的健康管理服務。而這些服務最好的解決方案就是中立的第三方健康風險管理公司提供的支持服務。」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