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市場主題轉換 商品市場反彈面臨壓力
鉅亨網新聞中心
招商期貨分析師認為,目前全球市場主題已由歐債危機憂慮消退轉換至經濟失速,而由此將引發美元與商品之間的關聯性減弱,商品市場后市反彈面臨壓力。
中國證券報8月4日消息,2010年7月下旬,隨著歐洲銀行壓力測試的塵埃落定,商品市場宏觀面又翻開了新的一頁----全球性經濟增長回落代替了歐債危機,成為左右市場主題。展望后市,招商期貨分析師王惠家認為,經濟失速可能會成為市場利空消息的主要來源,并抵消歐債危機暫時退居幕后所帶來的利好;同時由于市場主題轉換,美元與商品之間的關聯性也將減弱。
歐債危機暫時退居幕后
歐洲市場在經歷了銀行還貸門檻、壓力測試以及多次國債銷售的考驗后,投資情緒依然良好,證明歐洲人氣恢復狀況良好,幾乎在整個上半年主導市場的歐債危機暫時將從臺前退居幕后。
首先,年中千余家歐洲銀行面臨償還4,420億歐元貸款的壓力,但最終歐洲央行僅提供了1,319億歐元的短期資金,即幫助上述銀行安然度過了還貸門檻。
其次,7月下旬,備受關注的歐洲銀行壓力測試結果終于“揭開神秘面紗”,在91家接受歐盟壓力測試的銀行中,有7家銀行的一級資本充足率未達到6%的要求,而且35億歐元的資金缺口也出乎意料的低。
最后,在最近幾個月中,雖然不斷有歐洲國家主權債券評級遭到下調等不利傳聞爆出,但幾乎并未對市場造成影響,而且在評級遭調降后,相關債券的拍賣依然得到了投資者的踴躍認購。
上述情況都在指向一個結果,即歐盟對問題國家債務的擔保和嚴格監管評級機構等“技術上”的努力已經令市場情緒逐漸恢復,歐洲銀行間拆借活動能夠有效運作,投資者風險承受能力已經增強。雖然這不代表歐洲債務危機已經結束,但是卻令市場看到了危機解除的曙光,同時,也會對以商品為代表的風險資產價格帶來中短期支持。
全球經濟復蘇乏力
歐債危機中短期內將不再是市場焦點,投資者關注目標將轉移到全球經濟的基本面之上。2010年以來,全球經濟總體呈現增長態勢,但多數國家復蘇并不強勁,而目前以美、中、日、德為代表的全球經濟正在失去復蘇動力。
[NT:PAGE=$]
作為全球最大的經濟體,美國正面臨經濟復蘇還能否持續下去的質疑。進入下半年以來,包括消費、房地產、制造業、貿易、就業、GDP、PMI在內的數據幾乎全部都在回落。美聯儲在6月下調了2010年經濟增長預期,在7月公布的經濟褐皮書也指出,美國經濟總體復蘇并不強勁,少數區域內經濟復蘇在過去幾周里已經停滯。
其他經濟體同樣不容樂觀。日本7月出口訂單創5個月最低,德國零售和就業情況也不理想,中國基建投資全面失速,經濟先行指標----采購經理人指數更是連續第三個月下降,最新的7月數據創下17個月來最低水平,顯示抑制信貸及房地產市場過熱的政策持續影響制造業,經濟增長繼續放緩。
可以說目前一個全球性增長回落期已經形成,并且將代替歐債危機,成為左右市場的新主題。而經濟失速可能會抵消歐債危機暫時退居幕后所帶來的利好,且隨著歐債危機緩解帶來的利多的消化,壓制商品反彈。
美元與商品關聯性將減弱
市場主題轉換帶來的另一個結果是美元與商品之間的關聯性減弱。
眾所周知,美元與商品價格一般呈“蹺蹺板”樣的負相關關系,其內在邏輯一是因為商品以美元計價,二是因為美元和商品分別作為避險資產和風險資產代表,同受風險偏好情緒影響。市場情緒向極端發展,自然會造成這兩種資產價格呈現反向變動的趨勢,進而形成美元反向引導商品價格的印象。
目前市場正處在危機緩和階段,經濟基本面好壞代替風險偏好情緒成為市場主導因素。在這樣的環境中,上述邏輯體現得也就不甚明顯,也就是說,美元與商品之間關聯性將減弱。
綜上所述,招商期貨認為歐債危機緩和的利好已逐步被消化,全球性經濟失速帶來利空將占據上風。三季度余下兩個月中,商品價格將重新面臨壓力。不過由于之前反彈多是修正上半年跌幅,因此出現沖高并小幅回落,繼而維持高位震蕩走勢可能性較大。
(田莉 編輯)
免責聲明:本文所載資料僅供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世華財訊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若資料與原文有異,概以原文為準。
世華財訊資訊中心:editor@shihua.com.cn 電話:010-58022299轉235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