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國際股

東方證券:國際產業鏈重構背景下的中國出口升級

鉅亨網新聞中心


東方證券指出,金融危機背景下國際產業轉移出現了重大變化,國際產業鏈面臨深刻重構,這給中國的出口企業帶來了全新的機遇和挑戰。

東方證券3月15日發布的研究報告指出,從生命周期理論來看,新技術、新產品生命周期越來越短,金融危機進一步加劇了國際競爭及國際產業整合,傳統產品周期論(即高技術產業只有到了成熟階段、失去競爭優勢時才向低成本國家轉移)被打破,新興產業轉移被提前和加速。經過長期技術積累和研發投入,一批具有代表性的中國企業已經展現出承接更高級國際產業轉移、實現出口結構升級的能力。這一趨勢在電子、化工、醫藥、機械等行業體現的尤為突出。

從國際經驗來看,中國出口保持高增長的可能依然很大,結構實現進一步升級的空間還遠未到頂,貿易摩擦不會成為影響出口的關鍵因素。大量掌握了某類專門應用知識的低成本勞動力,有望成為中國此后多年新的競爭優勢來源。若能夠有效組織和管理這些知識員工,轉變為知識力密集型企業,則有望成為應對全球經濟和貿易新形勢的重要突破口。

金融危機對電子行業的國際轉移影響最為明顯。危機導致歐美廠商大規模永久關閉低端生產線,需求重回景氣后將拉動新興國家的產能投資;另一方面,全球化采購的國際終端廠商出于成本控制考慮,開始將部分自產或國外采購的訂單轉移給性價比具備明顯優勢的中國制造商。


中國機械企業在技術和營銷領域正逐步形成國際競爭力。一方面,近兩
年我國企業在技含量更高產品的研究和制造方面已經取得了重要進展;另一方面,中國工程機械企業積極參與海外并購,直接獲得領先技術、研發能力,而營銷網絡的健全將改善國內企業的短板。

農作物的抗藥周期性、高投入及研發風險促使跨國農藥巨頭進行大規模兼并,并將發展戰略向產業鏈微笑曲線的兩端轉移。越來越多的農藥中間體、原藥等上游環節被外包到發展中國家,這為一批中國精細化工企業融入跨國企業產業鏈、大幅提升附加值提供了良好的跨越式發展機遇。

失去專利保護后的國際主要原研藥廠迫于維持利潤的壓力,加大上游從中間體、原料藥到制劑的轉移生產力度,或將高成本的歐洲供應商轉換為低成本的中國供應商,甚至會將尚處于專利保護期內的產品的部分生產過程轉移至中國,國內優秀醫藥企業有望承接這一轉型浪潮。

看好電子行業受益于訂單轉移的歌爾聲學、得潤電子和通富微電;受益于海外原研藥外包定制的海正藥業、華海藥業、恒瑞醫藥;受益于農藥中間體、原藥等訂單增加的永太科技、聯化科技、利爾化學;受益于機械行業海外市場份額擴張的中聯重科、山推股份和利歐股份;以及具有自主產權的軟件出口企業超圖股份和紡織創新技術龍頭的山東如意。

(馮迪昉 編輯)

免責聲明:本文所載資料僅供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世華財訊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若資料與原文有異,概以原文為準。
世華財訊資訊中心:editor@shihua.com.cn 電話:010-58022299轉235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