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金礦業為“潰壩事件”賣礦償債
鉅亨網新聞中心
紫金礦業將整體出售銀巖錫礦資產,以承擔賠償責任。此外,公還將向信宜市民政局捐贈5,000萬元用于生產自救和災后重建。
中新社援引新京報12月29日報道稱,紫金礦業(601899)昨日公告對“9·21”信宜紫金銀巖錫礦尾礦庫潰壩事件的處理措施,稱公司將整體出售銀巖錫礦資產,以承擔賠償責任;此外,公司將向信宜市民政局捐贈5000萬元用于生產自救和災后重建。該公司還確認,此前其造成的汀江污染事故已收到福建省環保廳“罰單”。紫金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陳景河、董事鄒來昌(兼任本公司常務副總裁及紫金山金銅礦礦長)共被罰超過115萬元。
擬將銀巖錫礦資產整體出售
9月21日,受臺風“凡比亞”影響,紫金礦業銀巖錫礦高旗嶺尾礦庫初期壩漫壩決口,導致錢排河流域死亡22人,其中5人直接死于尾礦庫潰壩,另有17人由于尾礦庫下游石花地水電站攔河壩潰壩而身亡。“9·21”廣東信宜潰壩事件調查小組認定,紫金礦業旗下公司信宜紫金對事件發生負主要責任,高旗嶺尾礦庫潰壩是導致石花地水電站攔河壩漫頂潰壩的直接原因。
紫金礦業稱,信宜紫金目前資產狀況缺乏現金和可直接變現的資產,且有2億多元的債務,因此決定整體出售銀巖錫礦資產(含采礦權),優先用于災民理賠,以依法承擔相應的責任。
紫金礦業并未公布信宜紫金的出售價格。不過,自該公司介入銀巖錫礦項目六年來,信宜紫金(及其前身寶源礦業)已累計投入資金約4.8億元。
此外,信宜市人民政府已就潰壩事件對信宜紫金提起訴訟。紫金礦業回應稱:有關責任認定和賠償,雙方將通過司法途徑或協商解決。
汀江污染 高管被罰115萬
昨日紫金礦業還宣布,兩名高管陳景河和鄒來昌已收到福建省環保廳處罰決定書,分別被處罰70.6萬元和44.97萬元。
今年7月3日和7月16日,紫金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紫金山金銅礦銅礦濕法廠先后兩次發生含銅酸性溶液滲漏,造成汀江重大水污染事故,直接經濟損失為3187.71萬元。今年10月,因為污染事故,紫金礦業已被福建省環保廳罰款956萬元,成為環保部門迄今為止針對企業污染開出的“最大罰單”。
不過紫金礦業為汀江污染事故付出的代價不止于此,該公司曾在10月8日公告表示,汀江污染事故的3187.71萬元直接經濟損失,均由紫金礦業“買單”,所有損失會在今年年報中全部計提。
(雷東升 編輯)
免責聲明:本文所載資料僅供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世華財訊對該資料或使用該資料所導致的結果概不承擔任何責任。若資料與原文有異,概以原文為準。
世華財訊資訊中心:editor@shihua.com.cn 電話:010-58022299轉235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