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國際股

"T+1"傳聞拖累權證深跌

鉅亨網新聞中心


盡管離最后行權日還有50多天,但石化CW1(580019)1月6日暴跌14.42%,贛粵CW1(580017)暴跌13.09%。除江銅權證微幅上漲外,另外四支權證均不同程度下跌。

 相關人士告訴記者,除了部分權證的高溢價因素外,權證的暴跌或與權證將實行T+1交易的傳聞有關。渤海證券何翔分析,由于擔心未來將目前的T+0交易改變成T+1交易,投機力量將從權證交易中撤出。但中國證券報記者就此傳聞向相關各方求證時,并沒有得到明確的答案。

 “T+1”嚇走投機客

 從權證創設以來,不少權證都處在價外狀態,但權證市場依然存在著暴漲現象。炒作價外權證,主要一個原因就在于權證實行T+0交易,能夠讓投機者“快進快出”,“權證不過夜”成為權證市場的重要實戰指南。


 而在實行T+1的交易方式后,投機炒作權證將面臨重大的交易風險,在權證價值為零的情況下當日購入權證,一旦權證價格下跌,將只能眼睜睜看著權證價格不斷下行,第二天才能夠賣出。而且權證相比正股具有更大的漲跌幅度,具有杠桿放大效應。交易方式的改變,將使投機權證的風險成倍增加。

 對價內權證和價外權證而言,實行T+1交易方式將使價外權證面臨更大的投機風險。從權證的整體走勢來看,價內權證的走勢相對平穩,價外權證的走勢則不斷暴漲暴跌,最終歸為零價值。

 根據Wind資訊統計,目前價內權證主要有江銅和長虹權證,石化和寶鋼權證均屬于價外權證,只有正股價格分別上漲29%和22%以上,權證對投資者才具有行權價值。

 買權證不如買正股

 按照權證的一般規律,權證相比正股具有放大效應,正股價格上漲,權證一般漲幅更大,但從目前權證和正股的走勢來看,權證整體上都跑輸了正股。以上海汽車為例,上海汽車的正股價格在2009年1月5日時收盤價為5.57元,8月4日的收盤價為18.92元,12月24日的收盤價為27.23元,為2009年公司股價的最高點。對比一下上汽CW1(580016)的走勢,2009年1月5日上汽權證收盤價為2.697元,8月4日上汽權證價格最高到5.72元,到12月30日上汽權證收盤報0.109元,幾乎回歸到零價值。

 不僅權證跑輸正股,同時還出現了權證和正股背離的現象,正股價格上漲,但權證卻在下跌。1月6日,中國石化正股和權證雙雙下跌,但前期中國石化的上漲并沒有帶動權證上漲,石化權證一直連跌。1月6日,寶鋼股份正股上漲,權證卻出現了下跌。

 近期權證的下跌和跑輸正股,除了“T+1”交易的傳聞外,信達證券分析師柳茵分析,大盤藍籌正股啟動,權證才有行權的機會。大盤權證下跌,與大盤藍籌股難以啟動有很大關系。

 分析師指出,在目前權證和正股的博弈上,投資者選擇正股的風險大大小于買入權證的風險。由于目前諸多權證依舊處在價外,只有等待正股上漲后權證才具有行權價值。但進一步講,在買入權證等待正股價格上漲的過程中,投資者要承擔正股下跌的風險,而且還要面臨行權后正股下跌的風險。在風險疊加的因素下,投資者不如直接在二級市場買入正股。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