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股市敏感問題應多做少說
鉅亨網新聞中心
養老金入市的問題,出現了證監會和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部(以下簡稱“人保部”)的不同說法,人保部發言人說養老金暫無入市計劃,這與投資者普遍理解的養老金已經進入入市流程明顯相悖,而投資者對這一理解的來源,出自絕對權威的證監會。
股市的一漲一跌,里面蘊含著巨大的利益波動,假如官員甲一個表態推動了股市上漲,將能夠給做多的投資者帶來投資收益;而官員乙的另一番表態,則會令股市下跌,又會給做空的投資者帶來盈利機會。如果配合股指期貨運作,其資金收益率還將更高。也就是說,在官員表態的前前后后,知情資金完全有可能從中漁利。
有人能從股市中無風險獲利,就說明廣大的中小投資者將會承擔超額風險。這不僅不符合股市的三公原則,而且也違背了保護中小投資者權益的宗旨。對可能引發股市波動的言論,官方人士最好還是能夠少說,大可以等到事情落實之后再宣布即可。
還說養老金入市的問題,假如證監會不表態,人保部也不表態,而是等到各個環節都籌備沒有問題了,第一批養老金已經能夠入市的時候,證監會和人保部同時發布公告,說社保資金入市已經進入實施階段,這時候投資者心理也能有個準譜,就算是自己判斷失誤,也能及時糾正錯誤,至少能夠保證不會兩面反復挨嘴巴。
現在的投資者,肯定有這樣的人存在,原本對股市信心十足,但股市卻跌跌不休,于是割肉止損;等到證監會表態,鼓勵社保資金投資股市,股市還是走好,其又追漲買入。買完之后,恰好趕上人保部發言人稱養老金暫無入市計劃,如果股市因此而走軟,這個投資者的倒霉指數將堪稱第一。
對于節后復牌的走勢,投資者到也不用過分悲觀,畢竟外盤走強,美元仍然維持低利率不變,雖然人保部的說法不太讓投資者滿意,但“暫無”這兩個字說明這事多少還有緩和的余地,并沒有徹底把話說絕。養老資金入市,如果僅僅是證監會的意思,可能還有各部門博弈的說法,但如果是非常關心股市的溫總理的意思,那將來總會有個樂觀的說法。投資者不用太著急,但管理層還是應該盡量減少誤導投資者的言論,什么事都有了準信兒再公布不遲。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