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湘平:新股發行改革獲階段性成果
鉅亨網新聞中心
中國證券業協會會長黃湘平在昨日召開的“新股發行體制改革研討會”上表示,新股發行體制改革已經取得了階段性的成果。他指出,此次改革將新股發行市場化進一步推向深入,是資本市場持續發展的客觀需要,也是市場各參與主體的共同愿望。
據介紹,自2009年新股發行工作重啟到2009年年底,共有111個IPO項目完成了首發工作,其中包括上交所發行的10個大盤股項目,深交所發行的59個中小板項目以及42個創業板項目。
黃湘平說,通過對發行體制改革實施前后的新股詢價與申購業務相關數據進行統計和比較,可以得出一個明確而基本的判斷,就是2009年實施的新股發行體制改革已經取得了階段性的成果。這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一是市場化定價機制更加完善,股票價格發現功能得到優化。新股發行體制改革實施后,監管機構主動淡化了“窗口指導”職能,新股定價市場化程度顯著提升,詢價對象逐步詢價和累計投標詢價成為確定新股發行價格的最關鍵因素。
從統計結果看,盡管目前仍然存在少數詢價對象為獲取股票盲目申報高價的現象,對股票的科學、理性評價產生了負面影響,但這是改革中可以預見的短期狀況,市場化的定價機制將逐步發揮其積極作用,新股定價將趨向科學化和理性化。
二是新股上市首日漲幅下降,盲目炒新行為得到抑制,投資者風險防范意識得到提升。數據顯示,2009年新股上市的首日漲幅為59.23%,較2008年的漲幅均值下降了42.24%,新股上市首日炒作的行為得到了顯著抑制。
同時,中小投資者的參與愿望和力度明顯增強,新股網上申購的收益率大幅提升。統計顯示,IPO重啟至2009年底全國69個大盤股和中小板項目的網上中簽率均值為0.47%,較2008年上升了370%。新股網上申購收益率明顯增長,根據測算,2009年新股網上申購的收益率區間達到了10.09%-18.4%,收益率下限也較2008年的5%大幅增長了100%左右。
黃湘平說,為了進一步貫徹落實新股發行體制改革的各項工作,證券業協會積極開展了一系列工作,旨在進一步加強詢價對象的合格管理能力和業務水平,包括組織詢價對象開展針對產業不規范的自查工作,建立新登記對象的談話工作,建立詢價對象統計制度等。今年1月11日,協會還對2009年新股詢價與申購業務中出現不規范行為的44家詢價對象發出了書面提醒函。
他表示,下一步,協會將與滬深證券交易所緊密配合,切實做好新股發行體制改革的有關治理管理和服務工作,為保證新股發行工作的順利開展作出更多的努力。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