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開漁一周?“廣東漁倉”價格平均下降2成
鉅亨網新聞中心
南海開漁一周以來,廣東陽江水產品交易市場逐日暢旺,海鮮價格較休漁期間的兩個半月均有不同程度的降幅,海鮮供應量逐步回升,批發價格平均下降20%。
據中新社8月8日報道,陽江素有“廣東漁倉”之稱,水產品總量和人均占有量均居廣東首位。受今年休漁期的影響,當地海鮮產品市場出現階段性萎縮,這一狀況自8月1日南海正式開漁后迅即得到改觀,海鮮市場重煥“魚倉”生機。?
?
記者8日從陽江水產品交易市場和農貿市場了解到,南海開漁一周以來,水產品交易市場逐日暢旺,前來批發海鮮產品的除當地商家以外,廣西和珠三角地區的珠海,及粵西茂名等地的漁產商販,連日來成為批發市場最活躍的交易商。
據水產品交易市場工作人員介紹,自3日起,出海捕撈的漁船陸續歸航,流入市場的海鮮品種和供應量逐日遞增,海鮮價格較休漁期間的兩個半月均有不同程度的降幅,大的降幅40%,少的也有10%左右。如休漁期間的馬鮫魚每半公斤賣13元人民幣,目前的交易價是每半公斤8元。
市場有關負責人稱,自8月1日正式開漁后,陽江海產品市場的交易量平均每天達150多噸,比休漁期間增加了50噸左右,海鮮供應量逐步回升,批發價格平均下降20%。
記者在陽江市區的農貿市場看到,海鮮品種和供應量的增多。據當地魚商介紹,目前粵西地區的湛江、茂名的海鮮市場狀況,與陽江大同小異。
(李云靜?編輯)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